会试又被称为“春闱”,考试时间为�6�8三场,每场三天�6�8,总共需要考�6�8九天�6�8。
分别是二月初九、二月十二、二月十五各一场,等考完得到二月十八了。
此时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考棚门口又没个帘子遮挡,对考生体力是个不小的考验。
比秋闱可难过多了。
热了可以扛,冷了是真不好扛啊!
最后张平安解释了一通,徐氏才依依不舍地把柴火和烛火去了一些,换了正常尺寸的考篮。
这次送考的是张老二和管家一起。
考篮收拾好后,管家便连忙把东西放到马车上,然后躬身问道:“老太爷,老爷,东西都收拾妥当了,可是现在出发?”
“现在走吧,时辰差不多了”,张平安道。
说完又转身对徐氏和钱攸宜温声道:“娘,攸宜,我走了,你们赶紧回去歇着吧,现在天色还早,还能再睡个回笼觉。”
徐氏应道:“哎,知道了,走吧走吧,别误了时辰!”
话语中带着浓浓的期盼和不舍。
钱攸宜已经经历过很多次这样送考的场面了,毕竟她自家就有不少举人进士,相对淡定的多,只柔声嘱咐了一句:“夫君,别紧张,好好儿考!”
张平安点点头,最后握了握自个儿媳妇的手,便转身上了马车。
张老二和管家随后跟上。
车夫一扬缰绳,“驾”了一声,马车便缓缓朝门外驶去。
现在正是夜色最浓的时候,外面街巷伸手不见五指。
不过等到了大街上,便能看到很多宝盖下挂了灯笼的车马驶在路上了。
都是同去贡院考试的人。
“哒哒哒”的马蹄声不绝于耳。
等到了贡院门口那条街,就更热闹了。
考试的举子和送考的人加在一起约莫足有好几千人。
看起来一点儿也不比乡试时人少。
手里都提着灯笼照明。
加上贡院门口挂的大灯笼和火把,能影影绰绰看清周边的人和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