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陶冲说起安铺剧变,庆和寨寨主古云生也有些麻爪,不知该如何是好。
当下这个关口,寨民们正忙着秋收,实在不宜开启大战。
若是能缓上半个月,倒是可以带着寨民、粮食,一起避入深山。
陶冲连忙摆手,说是他这次来,不是找退路的,而是需要兵,能打的兵。
连队没准备来瑶寨,但在安铺作战,也需要人员补充呀。
听说是这事,古云生立马精神大振,表示秋收可以缓一缓,寨子里前前后后来了不少青壮,个个都是能打的好手,你们需要多少?要不都带走得了,安铺和庆和寨唇亡齿寒,先办大事要紧。
最终,陶冲带着两百好手,兴冲冲穿过驿道,准备找杨明合兵,与官军周旋到底,谁知事与愿违,迎头碰上了田增率领的卫所兵。
好在双方均无战意,稍稍慌乱之后,陶冲等人直接掉头跑路,卫所兵则佯追几步,在田增的约束下,没有越过驿道。
一个依托山区想找机会穿过去,一个沿着驿道紧密巡逻,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很快便形成默契,各自成了对方就地驻留的借口。
作为老相识,田增对陶冲投靠华兴的事情心知肚明,并不想完全撕破脸,陶冲也是一样,真要把田增,以及卫所那些旧日同僚得罪狠了,反而不利日后发展。
就这么耗着,才是最佳选择。
直到卫所兵主动撤离,陶冲才匆匆进入南部乡野,赶来与连队汇合。
得知狼兵连续吃瘪,一时间大为振奋,表示该干就干,总要让官军吃些苦头,才知我等厉害。
回过头来,发现手下护卫队员少了许多,又有些黯然神伤,毕竟都是朝夕相处的弟兄,说没就这么没了。
与众人一起,将死难战友的后事处理完毕,大家便离开山村,按照之前商议的策略,悄然向安铺码头摸去。
......
市镇之中,在田增有理有据的辩白之下,黎国平怒意稍稍减退,一边连声叹息,一边表示敌军太强,咱们这趟差事,怕是要办砸了。
眼前这两百余贼兵,绝对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说到下一步策略,田增希望回安铺码头休整一番,然后再根据情况,找寻作战机会。
黎国平苦笑着摇摇头,表示出来容易,回去难,一场胜仗都没打,怎么跟兄弟们交代?游大人那里,又该如何回复?
无论如何,都要重创贼兵,才好返回安铺、返回卫所。
这一次,田千户无论如何都要搭把手,大家齐齐用力,才能有所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