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这些安排,还需队长们找伤员说明,以免生出误会。
二是阵亡将士的入土事宜,到底是直接葬于附近山谷,还是运回山区,还需略作商议。
第一条比较好办,就是这第二条,确实令人作难。
阵亡者中除了瑶人、僮人,还有部分汉人百姓,大家跟着华兴出海,跟着华兴搏杀,图的乃是万死之中,那一点点渺茫的富贵希望。
如今死难,总要将其后事安置妥当,才算有情有义。
说到这个问题,徐亮提出就地安葬,之前加强连也是这么处理的。
阵亡护卫、士兵,都是运回驻扎山村,就地葬在山中的。
秦忠没说话,而是看向几位队长,询问他们的意见。
队长们犹豫许久,表示运回山区更好,只是战况如此,恐怕来不及转运。
对大部分瑶人、僮人来说,只有在山区长眠,才能魂归故里。
细思片刻,程龙安排秦忠去找村长,然后告诉诸位队长,他会在庆和寨寻一处风水上佳之地,建立英烈祠,时时纪念为华兴事业牺牲的众多将士。
之前那些护卫、士兵,亦会择良辰吉日,一起送往英烈祠。
华兴人做事,绝不会顾头不顾尾。
......
远远看了大半天的血战,村民们个个惶惶不可终日,好不容易挨过一晚,纷纷找村长说项,哪怕多出些银子,也要将这帮凶神尽快请走。
秦忠才出院门,便见村长哆哆嗦嗦地站在外边,现出一副进退两难的神色。
来到院中,更是就地跪倒,表示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诸位英雄多多见谅。......
见此情状,程龙忍不住苦笑,一边上手拉人,一边轻声抚慰,说了半天好话,才能顺畅交流。
刚提到赔付问题,村长直接摇头、摆手,表示好汉们损失巨大,村民理当供奉,岂敢再要赔偿?
话说了一箩筐,村长死活不收银子,理由倒也正当,就是怕被官府认作同党,引发无穷后患。
随后,对程龙提出的物资、人员转运事宜,俱都应承下来。......
总之,只要是好汉们需要的,村里定会全力配合。
议到最后,村长嗫嗫嚅嚅地表示此地不宜久留,若是官军再次杀来,后果实难预料。
程龙听后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