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棣的信件,写的更加的详细,他点出了朱守谦的身份,不仅仅是勋贵,更因为他姓朱,乃是父皇的亲侄孙。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若是真处理了朱守谦,恐怕对皇家的威严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朱权站起身来,背过身去,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这时,方孝孺走进了房间,询问道:“陛下,如何处置朱守谦?”
“陛下?”
看着朱权脸色不对,方孝孺迟疑的询问道:“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事?”
朱权摇摇头,不满道:“说什么皇家颜面?他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丧尽天良之事的时候,可曾想过皇家颜面?”
“说来说去,好像朕才是那个坏人,朱守谦倒成了好人了!”
这个时候,朱权无比理解朱元璋。
不过,应天府离苏州并不远,出了朱守谦这档子事,朱元璋没有给他写任何信,也就是全权交给了朱权处理。
“索平,去牵来两匹马,随朕去城外打猎。”
“是,陛下!”
不多时,索平已将两匹健壮的马匹牵至衙门外。朱权换了身轻便的服饰,翻身上马,与索平一同朝着城外驰去。
出城后,城郊的田野间一片忙碌景象。
朱权放缓马速,目光在田间扫视。这时,不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他循声望去,几个孩童在田边玩耍。
然而,当朱权看清孩童们的模样时,心中猛地一紧。只见这些孩童面黄肌瘦,瘦骨嶙峋,衣服破旧不堪,在一片黄泥巴中玩耍,又脏又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权心中一阵刺痛,走近后询问道:“你们为何不去上学,却在此处玩耍?”
一个稍大些的孩童抬起头,望着朱权,眼中透着一丝怯意,说道:“大人,我们没有钱财上学,就……就只能跟着父母,在这地里耕种。”
朱权深呼一口气,皱眉道:“自新政推行以来,不是有不少百姓分到了田地吗?”
这是,一位正在耕种的老农听到动静,缓缓走了过来,说道:“对啊,要多谢谢巡抚大人啊……往年给那些勋贵种地,一年到头也攒不下来粮食……”
“现在最起码能吃饱饭了,等再过个三四年,若是有了余粮,便给孩子教了束修,让他们也识点字……”
老人说起了往年的事情,勋贵豪强的压迫,让百姓们举步维艰,他们为了博取活命的口粮,只能当牛做马,没日没夜的在田里耕种。
他们的皮肤被晒得干裂,皱纹里都藏着泥土,那略微弯曲的大腿还没有朱权的手臂粗。
朱权静静地听着他说话。
老人又说起这半年来的变化,官吏们开始秉公办事了,士绅们也不敢为非作歹了,那些巧取豪夺的田地,也都退给了百姓们。
现在百姓们有田种,日子已经慢慢要好起来了。
朱权的眼眶有些湿润,看着田中耕作的百姓,脸色愈发变得严肃起来。
这才是大明最可爱的人啊!
朱权深呼一口气,平静的看着索平,索平一愣,随即询问道:“陛下,怎么了?”
“朕绝不容许,那些勋贵和士绅死灰复燃!”
“朱守谦是姓朱,但这天下之民,皆为朕的子嗣,当一视同仁……”
“传朕的命令,抄没靖江王府的所有家财,杀其子嗣朱潘,靖江王朱守谦发配西北,服劳役十年,永世不得回苏!”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