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夫妻俩在庭院短暂的散步之后,大丫鬟阿红和阿玉便来告知,热水已在房中热好,请李俊业去沐浴。
路程奔波,李俊业有一段时间没洗澡了,身上都快腌出味来了。
李俊业连忙回到房间,果然浴缸里面蒸汽腾腾,试下了一下水温之后,待两个丫鬟离去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脱下衣服,跳进了浴缸。
温暖的热水浸满了全身,李俊业舒服的坐躺在浴桶内,身上的疲倦,顿时一扫而空。
只不过李俊业以这样的姿势舒服了没多久,水温就明显开始下降了。
毕竟在这隆冬时节,水冷的格外快,李俊业忽然灵机一动:如果建造一个集体洗浴的浴堂,再在里面集中供暖,是不是轻易地能让人洗的更舒服。
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北方人,不是不爱洗澡,而是没有条件经常洗澡。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第一位,冬天洗澡,不仅仅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柴草将水烧热,气温又非常低,不是所有的人能像李俊业家样,有条件用这么大的浴桶洗澡。
只能烧很小的一盆热水,在寒冷的空气中囫囵吞枣的快速洗完,那滋味,谁洗过谁清楚,不仅洗的不大干净,还把人冻个半死,很容易着凉。
随着李俊业的思绪,水温快速的下降,李俊业本想去拿浴桶边的丝瓜瓤子擦身子,却发现丝瓜瓤子,旁边还有几块寸许宽,三寸来长的一片片的东西。
李俊业来了兴趣,捡起一片来,放在眼前仔细的观摩,竟发现这是一个皂荚。
皂荚生长于皂角树上,不仅是一味中药,还是天然的清洁用品。
说实话,这样的洗澡条件,还是李俊业买了宅子之后,第一次享受到。
李俊业拿起了手中的皂荚,立马想到了肥皂。
只不过是当今乱世,王朝末期,人命如草芥,无数人连野草都吃不上,哪来这么多的脂肪做肥皂。
肥皂的话,终究只会使一门高端奢侈品的消费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俊业不经意间,把目光投向了京师,那里是整个帝国最顶级的上流名贵聚集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