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第一次朝会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198 字 3天前

秦国,那片遥远的土地,在他的想象中,是温暖的避风港,是能让他摆脱这无尽困苦的希望之地。

那个从未踏足却魂牵梦萦的故乡,成了他在黑暗中唯一的慰藉,他满心期许着能早日踏上那片土地,彻底挣脱这寄人篱下、饱受欺凌的悲惨生活。

然而,现实却总是残酷的。

每天嬴政怀着忐忑又无奈的心情外出时,他所面对的只有赵人轻蔑目光和无尽的侮辱。

那些赵人,毫不掩饰他们对他这个秦国人的厌恶和歧视。

街边的孩童,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下,也对这个秦国人充满恶意,时常有孩童朝他扔石子,嘴里还恶狠狠地叫嚷着:“秦彘,滚回你的秦国去!”

这些屈辱的场景,一次次刺痛着他幼小的心灵,却也在不经意间,锤炼出他超乎常人的坚韧。

面对那些恶意和嘲笑,他无法反抗,只能默默咬紧牙关,紧紧攥起自己的小拳头,将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深埋在心底。

然后默默护在母亲身前,用自己瘦弱的身体为她挡住那些可能的伤害。

他犹记儿时,每逢月黑风高、心中满是恐惧与无助之时,母亲赵姬总会紧紧抱住他,轻声安慰道:“政儿,莫要害怕,我们一定能够回到秦国。”

赵姬的话语,给予嬴政无尽慰藉。

而父亲赢子楚,尽管身为秦国公子,可在赵国为质期间,却处处受限。

在异国他乡,皆有赵国眼线紧盯,一举一动皆被监视,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灾祸。

然而,无论生活多么不易,赢子楚仍将嬴政视作心头至宝,想尽办法抽出时间陪伴在侧。他他常把年幼的嬴政抱于膝头,认真教导他识字读书,讲述着秦国的历史和文化。

嬴政至今仍清晰记得,某个烛火摇曳的夜晚。

赢子楚手指指着竹简上的 “秦” 字,声音沉稳,耐心解释道:“政儿,此乃我大秦之 ‘秦’ ,自先祖披荆斩棘、立国开疆,历经数代,方有如今之秦国。

这一字,承载着无数先辈的心血,更系着我秦国未来的兴衰。”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向他传递着秦国传承的重任和使命,顺着指尖,深深烙印在嬴政心间。

那时候的嬴政虽年纪尚小,却已敏锐捕捉到父亲眼中炽热的期望,以及那份对秦国矢志不渝的热爱,一颗壮志的种子,悄然在心底生根发芽。

而姬昊,在教导嬴政启蒙之时,还会为他讲述秦国的壮丽山川、先辈们的英勇事迹,秦穆公如何广纳贤才、称霸西戎,秦孝公怎样力推变法、使秦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