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后招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145 字 20小时前

姚贾出身寒微,其父早年于大梁充任监门小吏,身为 “门吏之子” 的姚贾,毫无地位与尊荣可言,备受轻视。

后因盗窃之嫌,他遭乡党驱逐,在大梁再无立足之地。

无奈之下,姚贾投奔赵国,成为赵国谋臣,有合纵之谋,意图联合楚国与三晋共同攻秦,后因秦国用反间计,在赵国朝堂上下散布不利于姚贾的言论。

宣称姚贾早年于魏国为盗,此番出使三国,实则是妄图借机谋取贿赂。

加之姚贾出身低微,本就饱受赵国权贵的轻视与猜忌,一时间谣言漫天,众人纷纷指责他心怀不轨。

称其在赵国朝堂上的种种谏言,皆是为了谋取私利,扰乱赵国朝纲。

赵王闻之,即刻命人彻查,果然发现姚贾有此前科。

在秦国的间谍活动,以及赵国朝堂内部对其出身偏见的双重打击之下,姚贾很快便失去了赵王的信任。

赵王派人召回姚贾,并将其驱逐出赵国,一时间,姚贾再度沦为朝堂弃子。

后来韩非更是直斥其为“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

虽再遭此沉重打击,可姚贾却并未如常人般一蹶不振。

他细细分析,秦国向来广纳贤才,接纳四方有识之士,此前诸多事例皆可佐证。

之所以对自己设下陷害之举,绝非因其自身才能有亏。

实则彼时他正效力于赵国,为赵国出谋划策,在秦国眼中,已然站在了对立面,这般立场,秦国自然难以容他。

经深思熟虑,姚贾认定,秦国求贤若渴,自己如今已脱离赵国,只要转投秦国,凭借自身的才能,秦王必定能慧眼识珠,予以重用。

后面,事态的发展果如姚贾所预料的那般,分毫不差。

入秦之后,他非凡的智谋与辩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在朝堂之上,他言辞犀利、逻辑缜密,总能一语中的,其仕途由此一路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