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带着她和姐姐,一直待了半年,春耕了才回去。
她们在小站上吃了团年饭,有领导来给大家拜年,还发了红包。那时候,上下级关系极好,领导看重职工,职工也很崇拜领导。
有带花生米的凉拌三丝,糖醋排骨,猪耳朵……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菜。跟现在没什么两样,只是一年才有一回。
幸好她对吃的不太感兴趣,她并不馋。不然,她一定会想:有钱的人,是不是天天都吃这么好?而不是,一年才有一回。
母亲为什么总是说姐姐太馋?是因为她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太高,她满足不了她,而只能够尽量地去压制她,让她羞耻吧?
而父亲却从来都不这样说。他只会默默地发了工资以后买两个罐头和一点鸡蛋,尽可能地改善一下伙食,并且把好吃的留给她们。这是极其有限的,一家五口人要生活。
外婆用花布背带背着她,她自己吃肉,顺手递给她一只肉嫩的鸡中翅,并叮嘱她不要把油弄到她身上。
那些叔叔阿姨逗她说:“吃了鸡翅膀,长大了以后就会飞的。”并且,把另外一个翅膀也夹给了她,看她能不能一只小手握住一个。
她牢牢地握住了,可当他们转身之后,她就小声对外婆说:“外婆,放好。”她必须两只手一起努力,才能够吃到肉啊。他们一齐大笑,笑她的机灵。
家鸡的祖先叫原鸡,真的能飞上百米远。
外婆和奶奶,都是那个年代看重物质的奇女子,在农村里算是很有主见。
外婆嫁给外公,是因为她父亲不识字,被骗得卖了地契家道中落,不然她早就是地主小姐了。因此,曾外祖父不但花钱请了先生教儿子们念书,还将她许配给了教书先生的儿子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