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百兽之师

秦朝历险记 书生撰稿 2247 字 1个月前

他指着地图:"目标是魏国旧都安邑!安邑地处要冲,物产丰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若能占领安邑,我国将控制黄河中游,进可攻,退可守,大大增强我国实力!"

商鞅仔细研究地图,点头道:"陛下高见!安邑确实是战略要地。若要攻取安邑,臣建议先拿下固阳,切断魏国增援通道。"

嬴渠梁满意地拍案:"就依武安君之策!"他目光炯炯,"这次行动,朕任命武安君为大良造,统领大军,攻取固阳!"

小主,

商鞅肃然起敬:"臣领命!定不负陛下重托!"

嬴渠梁又道:"至于安邑,朕将与兄长嬴虔共同统军,与武安君前后呼应,一举拿下魏国腹地!"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秦军开始大规模集结。与此同时,武胜学堂也迎来了一次特殊考验。

嬴虔召集全体学员,宣布道:"此次对魏用兵,将是你们的实战考验。每人都将被分配到作战部队,担任基层指挥官,亲身参与战斗。表现优异者,战后直接晋升!"

学员们兴奋不已,摩拳擦掌,期待证明自己的机会。

出征前夕,嬴渠梁在军营设宴,为大军饯行。席间,他高举酒杯:"诸位将士,此战关系重大,事关我国在东方的战略布局。朕相信,在诸位的英勇奋战下,安邑和固阳必将成为我秦国领土!"

众将士齐声呼应:"秦国必胜!"

次日黎明,大军分为两路,浩浩荡荡开赴前线。商鞅率领五万精锐,直指固阳;嬴渠梁与嬴虔则共同率领主力,挥师安邑。

武胜学堂的学员们被分散到各部队,担任什长、伍长等基层军官。他们将有机会在实战中检验所学。

固阳城下,商鞅指挥大军迅速展开,形成合围之势。城内魏军严阵以待,显然早有准备。

商鞅观察地形后,命令道:"分兵四路,同时攻城!重点在东南角,那里地势较低,防守相对薄弱。"

攻城战很快打响。秦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魏军居高临下,箭如雨下,双方展开激烈交锋。

商鞅冷静观察战局,发现魏军火力集中在正面,立刻调整战术:"主力佯攻正面,吸引敌军注意;精锐从东南角突破!"

这正是武胜学堂教授的战术。负责东南角的队伍中,有一名叫李信的学员,他迅速组织士兵,利用掩体前进,躲避箭雨,成功接近城墙。

"架起云梯!"李信大喊,亲自带头攀登。

在他的带领下,秦军很快突破了东南角防线,杀入城内。其他方向的秦军见状,士气大振,奋勇攻城。魏军腹背受敌,节节败退。

经过一天激战,固阳城终于落入秦军之手。商鞅立刻派人向嬴渠梁报捷,并表扬了武胜学堂学员的出色表现。

另一方面,嬴渠梁率领大军已抵达安邑城下。安邑作为魏国旧都,防御极为坚固,守军众多,攻城难度远大于固阳。

嬴渠梁亲自侦察后,决定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切断安邑所有补给线,困住守军,待其粮尽援绝,不战自降!"

秦军依令在安邑周围构筑营垒,严密监视城内动静,同时派出骑兵,截断所有通往安邑的道路。

魏王得知固阳失守,安邑被围,不禁大惊失色。他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固阳已失,安邑危在旦夕。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解围?"

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大王,秦军势大,短期内难以正面对抗。臣建议派使者求和,暂时求得喘息之机。"

魏王无奈接受了这一建议,立即派使者前往秦营,提出停战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