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技术初固,新程将启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新农法的推广会受到阻碍,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又走访了几个村子,情况都差不多。

李明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

他以为只要把技术教给农民,就万事大吉了。

却忽略了人性的复杂,以及传统观念的顽固。

正当两人一筹莫展之际,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丰收村”的地方。

与之前的几个村子不同,这里的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农民们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李明和徐光启对视一眼,都感到有些惊讶。

他们连忙走进村子,想看看这里究竟有什么不同。

刚一进村,他们就看到村口的大槐树下围了一群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年咱们村的收成可真好啊!多亏了李公子教给咱们的‘新法’!”

“是啊是啊,我家的粮食都堆不下了!”

“听说隔壁村用了‘新法’之后,地里闹虫子,庄稼都快绝收了!”

“哼,那是他们没学到家!咱们村长可是亲自去李公子那里取过经的!”

听着村民们的议论,李明和徐光启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村子之所以没有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们严格按照李明的方法进行耕种,并且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改进。

“看来,咱们还是得‘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啊!”徐光启感慨道。

李明点点头:“没错,徐老哥,咱们还得继续努力,把‘新法’进一步完善,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为了验证“丰收村”的经验,两人在此地驻足多日。

白天,两人下地与农民一同劳作,晚上,则秉烛夜谈,将白天的见闻一一记录。

几日下来,厚厚的纸张上写满了蝇头小楷,李明与徐光启反复修改,再三增减,一本小册子初步成型。

看着这本册子,李明长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其他地方,每到一处,便召集村民,将这本小册子上的内容详细讲解,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时间,这本小册子成了“抢手货”,甚至有人不远千里前来求取。

看着这本小册子在各地流传,李明感到无比的欣慰。

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让新农法在整个大明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日,两人正在田间与一位老农说着话,却见远处来了一位小吏,见到李明,神色匆匆地来到跟前,躬身说道:“李公子,我们丁大人有请。”

李明微微一愣,不知道这位丁大人找自己有什么事。

他看了看徐光启,徐光启也是一脸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