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雍乾续创盛世

第117章 雍乾续创盛世

此段历史发生在公元1722年至1799年,主要讲述雍正和乾隆时期的历史。雍正登基后,创造性地将立储诏书藏于正大光明匾后,以此避开兄弟间的储位纷争。然而,他执政手段强硬,外平青海叛乱,内除功高震主之臣,手段狠辣,令人生畏。到了乾隆时期,朝政趋于宽平,释放被拘禁宗室,四海升平,万邦来朝,呈现出太平盛世之象。但乾隆末年,白莲教势力渐起,给嘉庆朝留下了棘手难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曹雪芹生活在这个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世界历史上出现了两件超级大事: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家喻户晓的拿破仑开始了独裁统治。1765年,英国颁布《印花税法》,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征税,激起殖民地居民强烈不满,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美国脱离英国,成为现代民主的标志性事件,1783年,通过《巴黎和约》赢得独立。1789年,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端,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决,标志着君主制的终结,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开启了其独裁统治。另外,1783年,法国蒙戈尔菲耶兄弟成功试飞热气球,标志着人类航空史的开端。1788年,英国第一舰队抵达澳大利亚,建立悉尼,开启了对澳洲的殖民。

有诗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话说雍正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啊,就把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召进宫里。这大臣们一进了宫,就瞧见雍正高高地坐在南面。雍正突然就对大伙说:“我那皇阿玛在世的时候,到了晚年,这太子的位子一直没定下来,心里头啊,老是不踏实。我想着要是明着立太子吧,又怕我那些兄弟为了这位子争来抢去,弄出大祸来。我呀,想出了个主意,把拟定好的立皇储的诏书,亲自写好,密封起来,藏在匣子里头,就放在这正大光明殿的匾额后头,大伙觉得咋样啊?” 这王公大臣们一听,哪敢随便发表意见啊,赶紧说:“臣等哪敢妄加议论呐。”

于是雍正就让其他大臣都退下,只把总理事务大臣留在里头。自己偷偷地把太子的名字写好,封藏在匣子里,还让内侍搬来梯子,爬上去,把这匣子稳稳当当地悬在了乾清宫正中间正大光明匾的后头。后来雍正驾崩了,打开匣子,大家才知道太子早就定好了。

这事儿刚完呢,突然就接到四川总督年羹尧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快报,说是青海造反啦。这青海啊,原本在西藏的东北方向。那时候,青海的首领达赖浑吉,心里头想着要独立,想摆脱咱清朝的管束,还偷偷地约了策妄阿布坦当后援,准备大举进犯清朝。兵部侍郎常寿从青海一路跑回来向雍正帝奏报。雍正帝一开始还以为就是青海内部闹矛盾呢,就又派常寿去那边调停。这常寿一到青海,嘿,立马就被丹津给扣下了。四川总督年羹尧听到消息,赶紧飞马上奏。雍正帝一看这情况,马上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让提督岳钟祺担任奋威将军,带着兵就去征讨了。

这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往前冲,那势头,就跟竹子被劈开似的,顺顺利利,杀了敌人上万首级,一路就直逼青海。丹津听到这消息,吓得不轻啊,赶紧把清朝的使者放了,还上表请罪。可咱清廷哪能就这么算了呀,催着年羹尧继续进兵。岳钟祺就提议说:“这青海地面儿广阔得很,敌人也没多少,咱们大军四面合围,那些贼寇肯定一个都跑不了。” 年羹尧一听,觉得有道理。嘿,还真就在雍正二年五月,把青海给平定了。年羹尧和岳钟祺两位总督得胜回朝,这班师回朝、论功行赏的事儿咱就先不说了。

咱再说说这雍正帝,这人呐,心可挺狠的。他一看外患都平定了,就怕国内再出什么乱子,于是想出了一条毒计,打算把那些功劳大、地位高的大臣都给除掉。他先是把自己的两个兄弟,贝子允糖、允禩,还有允祀,硬是捏造出一堆不法的事儿,把他们都拘禁起来了。还把那些帮他出谋划策的人,一股脑儿全给杀了,就怕以后走漏了什么风声。

这太傅年羹尧呢,年轻的时候就帮着雍正帝,又立下了赫赫战功,难免就有点骄傲放纵了。有一天,圣旨下来了,雍正帝把他降成了杭州将军,这还不算完,接着又连着降了他十级,罚他去看守城门。这年羹尧倒也认真,在城门那儿,守得那叫一个严严实实。可这王公大臣们又把他的行为奏明了雍正帝,七凑八凑,一共凑出了九十二款罪名。雍正帝一咬牙,就把年羹尧给正法了。您猜怎么着,都察院的官员弹劾隆科多庇护年羹尧,还上奏说他犯了大逆不道的罪。圣旨下来,只杀了隆科多本人。往后啊,还有好多文臣武将,只要稍微有点嫌疑的,都受到了牵连。雍正帝把这一帮人都给惩办了,心里那叫一个得意。要说这寡情薄义的人,还真没谁能比得上他。

小主,

从雍正四年到九年,苗人一直不服朝廷的教化。镶黄旗的鄂尔泰那可费了老鼻子劲儿了,好不容易才让苗人归顺了。还开辟出了苗地两千多里呢。可到了雍正十三年,苗人又闹起事儿来了。

这鄂尔泰正为苗人又叛乱的事儿心里头犯愁呢。有一天,他正在府里吃晚饭,吃得正香呢,嘿,突然瞧见宫里的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扯着嗓子喊:“鄂大人呐,皇上突然得了重病,请您赶紧进宫呐!” 鄂尔泰一听,哪还顾得上吃饭呐,撂下碗筷,急急忙忙就往宫里赶。

到了宫里一看,皇后已经到了。鄂尔泰赶紧上前,揭开皇上的御帐,这一看,“哎呀” 一声,吓得不轻,又急忙把帐子放下来了。这时候啊,庄亲王、果亲王也都赶到了。大伙一边商量着皇上的后事,一边得赶紧请太子来继承皇位啊。于是就把雍正帝当年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额后头的匣子取下来,打开一看,里头写着 “皇四子弘历继朕登位” 这么一句话。这时候,皇太子弘历也进宫来奔丧了,紧接着就奉了遗诏,让庄亲王带着大臣们拥护弘历即位。转过年来,改了年号叫乾隆,这就是咱们说的清高宗皇帝。

乾隆一即位,这朝政可就变得宽和太平多了。那些被拘禁的宗室人员,全都给放了出来。乾隆还封允礻我这些人为公爵,自己的亲兄弟呢,都封了亲王。在朝廷里的王公大臣,还有外省的官员,全都加了一级官衔。不管是立过功勋的老臣,还是普通的官吏、老百姓,那是没有不夸当今皇上仁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