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这主意是啥吗?原来啊,回众分成白、黑两派,一派叫白山党,一派叫黑山党。这张格尔平日里老是欺负黑山党,黑山党早就对他恨之入骨了,暗中就跟清兵联系,想一起偷袭张格尔。长龄的表中就用了这个计谋。杨芳让黑山党到处散布消息,说清兵都撤了,喀城现在空虚得很,那些回众都盼着和卓回来呢。这话传到张格尔耳朵里,他心里一乐,觉得机会来了,就纠集了一帮残兵败将,先派人去探听消息。一打听,嘿,还真没看到官兵的踪迹,他就放心大胆地进了阿尔古城。
眼看到了年底,他打算在除夕那天去偷袭城池。就在除夕晚上,张格尔正得意洋洋地在城墙上巡逻呢,突然看到东北方向有兵马行动,吓得他脸色苍白,大叫道:“哎呀妈呀,清兵来了!” 撒腿就跑,赶紧开城逃命。杨芳早就等着这一刻了,带着兵一路猛追,那叫一个奋勇啊,一鼓作气就把张格尔给抓住了。然后马上用红旗向朝廷报捷。道光帝一看捷报,那叫一个高兴啊,马上命令长龄等人带着军队凯旋而归。还亲自到午门去接受俘虏,在朝堂上审讯张格尔的罪状,最后把他千刀万剐,还把头砍下来挂在城门口示众,让老百姓都看看,这就是叛乱的下场!
道光帝一看内外都安静了,就把那彦成、杨芳召回了京城。嘿,谁能想到啊,道光九年刚把人召回来,到了十年,安集延就又来进犯了。后来浩罕那边提出要通商,还要求免税,这事儿奏报到道光帝这儿,道光帝就让长龄按照浩罕的请求,跟他们定了个和约,这事儿才算是暂时了结了。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宫里传来好消息,皇后生了个皇子,道光帝一高兴,给这孩子取名叫奕讠宁,您知道吗?这奕讠宁就是后来继位的咸丰皇帝。时间过得挺快,到了道光十九年,出了个让人难过的事儿,皇后钮钴禄氏去世了。道光帝那叫一个伤心呐,就让皇四子奕讠宁守着灵柩,按大礼办丧事。可这丧事刚办完,东南沿海的官员就传来消息,说西洋有个英吉利国,瞧见各国都在中国通商,赚了不少钱,他们也眼红了,就造了好多航海商船,运着货物跑到中国来,也想通商分一杯羹。
这事儿还没完呢,亚洲西南边有个印度国,看见英国来中国通商,心里不乐意了,这两国就闹起了矛盾,最后干脆打起来了。您猜怎么着?英国太厉害了,一阵猛攻,就把印度国给灭了。这英国一下子就强盛起来了,可他们干了件缺德事儿,把印度国出产的鸦片运到中国来,还卖得死贵死贵的。这鸦片可把咱中国害惨了,那真是贻害无穷啊!道光帝一上位,就知道这鸦片的危害,头一件事儿就是下令禁止鸦片。他一边颁发禁止鸦片的谕旨,一边命令重要大臣对进口的船只严格检查,绝不能让鸦片流入中国。可谁知道,那些刁商和狡猾的官吏为了钱,居然在中间受贿,结果鸦片输入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
这时候,湖广总督林则徐站出来了,他给道光帝上了一道言辞恳切的奏折,说要是不把鸦片禁绝了,这祸患就没个头儿。道光帝一看这奏折,觉得林则徐说得太对了,马上把林则徐召进京城,跟他详细商量了对策,还给他发了钦差大臣的关防大印,让他去广东查办鸦片的事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则徐接到命令后,马不停蹄地就奔赴广东。一到那儿,就发出了一道雷厉风行的告示,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 “吸烟绞罪,贩烟斩罪”,这条例可够厉害的。他手下的那些府吏胥徒也都特别上心,办事儿一点私心都没有,全都尽心尽力的。后来,林则徐在零丁洋查获了英国运来的鸦片两万几千箱,赶紧上表向皇帝报告。道光帝一看奏表,马上就下旨,让林则徐就在广东把这些鸦片销毁了。林则徐接到圣旨,马上照会英国领事义律,让他一起来监督销毁鸦片。
这事儿一办完,英国可就不乐意了,跟中国之间的事儿就多起来了。英国领事义律把侨居在中国的几十家英国人都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还偷偷招来英国的兵舰,突然袭击九龙岛。不过咱清兵也不含糊,奋起反抗,一下子就把一艘英国兵舰给击沉了。义律一看这情况,心里害怕了,就央求葡萄牙人从中调解,还说愿意遵守清朝的法律,但是希望能把 “人即正法” 这一条给去掉。林则徐一听,坚决不答应。
义律没办法,只好把这事儿报告给英国国王。英国的那些朝臣们为了这事儿争论不休,意见一直统一不了。英国国王就说了:“咱就按多数人的意见办。” 然后马上照会义律,任命他为陆军统帅,又任命伯麦为海军统帅,让他们水陆并进,向中国杀过来了。道光帝知道这战端已经开启了,马上命令林则徐总督两广地区,又把邓廷桢调到福建,让他镇守闽海。
林则徐到了广东,那可真是做足了准备。他专门购买外洋的新闻报纸,仔细侦察西方的事儿,知道英国是铁了心要跟咱打仗,就赶紧筹备海陆军兵力,准备随时开战。他还招募壮丁,训练水师,一时间军势特别强盛。道光二十年五月,英国的军舰一路开到了澳门口。林则徐率领着火舟前去堵截,趁着风潮,朝着英国的船只放火。英国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赶紧往后退,这一退,就被烧毁了两艘军舰。英国将领伯麦不甘心,就想办法贿赂汉奸,想搞点破坏,可不管他怎么折腾,都没能伤到林则徐分毫。伯麦实在没辙了,就带着兵去攻打厦门。林则徐一看英国军舰往北去了,就知道他们要去厦门,马上给福建总督邓廷桢通风报信,提醒他英兵要来了。
金厦兵备道刘曜春把炮台守得那叫一个稳当,英兵一攻过来,炮弹就跟长了眼睛似的,把英国军舰打毁了好几只。英兵一看这架势,知道厦门这儿不好惹,就又朝着浙海方向去了。浙省的官吏们可就疏忽了,没做好防范,让英国军舰轻轻松松就开进去了,还进攻起城池来。定海总兵张朝发拼死抵抗,最后还是不幸阵亡了。道光帝听说这事儿,马上命令两江总督伊星布到浙江去视察军务。伊星布还没到呢,英国将领又分了一路兵去攻打天津。
嘿,您猜怎么着?清廷里那些满族官员一听英兵去攻打天津海口了,都坐不住了,纷纷上奏,说林则徐办事太急躁,把英国国王惹毛了,这才挑起了战争。还说现在英国将领来,也就是想让咱答应通商,再赔偿点货价,劝皇上赶紧招抚,还是罢兵息战的好。第二天,英国领事义律大摇大摆地上了岸,带着二十多个英国兵,直接就闯进了总督衙门。琦善听说英国领事来了,赶紧出去迎接。义律一见面,就递上一封信,里面写着六条要约条款。琦善看完,皱着眉头,半天没吭声。义律一看他这副模样,就知道他害怕了,又拿狠话吓唬他,完了还反过来让琦善给他们说情。
咱们再说说林则徐,他一直在加强海防,坚决杜绝鸦片私贩。可没想到啊,琦善奉旨到广东来查办事务。突然有一天,圣旨下来了,指责林则徐办理事务不善,让他回京城,交到相关部门去商议怎么处置,还任命琦善代理两广总督。琦善一到任,就到处找林则徐的罪状,还把林则徐之前的政策全给推翻了。义律一看琦善这么好忽悠,马上又写了一封信,要求之前那六条条款,还额外提出要香港这一个岛,然后就带着兵开进香港了。副将陈连升赶紧带兵迎战,可惜寡不敌众,英勇阵亡了,他的儿子陈举鹏和千总张情鹤也都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