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母也是修士,曾告诫他:祸从口出。
他便开始沉默寡言。
不过这沉默到底有没有用,就不得而知了。
“说来宋师弟近些时日,怎么没有再去墨道院了?”
他主动跟宋宴打招呼,主要还是因为,这位宋师弟似乎是他成为墨道院执事以来,第一位真正用书道,去修养心性的人。
说不定,也是一位喜爱书道的同道。
若有机会,日后邀他一同去水墨丹青会。
宋宴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个中原因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所以还是如实相告了:
“近来修炼小有突破,后又随内门师姐外出执行任务,就没有再去。”
“原来如此。”
孙正甫点了点头:“书之一道,可教人心无旁骛,明心见性。我观师弟的字迹,颇有此道天分,日后可以多多交流。”
“是,师弟受教了。”
这位师兄……好像是一位真心实意钟爱书法的修士。
“你今日来此,是要寻什么典籍么?”
“倒也不是什么功法密录,师弟此番前来,是想找一些关于上古时代‘剑修’的书籍。”
“杂闻、典籍具可。”
“剑修?”
孙正甫口中琢磨着这个词,他时常来此寻找书道典籍,大部分书,都有印象。
“我似乎是见过几部杂书的名字上有含‘古剑’、“剑修”之类的字眼,不过我如今记得的,是在三楼六架,《墨道碑林典》附近。”
宋宴心中一喜,连忙称谢:“多谢师兄指点。”
“不必客气。”
孙正甫已经来此有些时辰了,他将手中书放回架上,便跟宋宴告了别,离开了书楼。
“真是位热心的师兄。”
宋宴来到了三楼六架,找到了那部《墨道碑林典》,以此为基础,向四周搜寻,果然很快就找到了这本书册。
《古剑奇谈》。
耳熟。
外门书楼中的这些书册,都是纸质,并非玉简,所以需要一页页翻阅。
宋宴稍稍翻了几页,确定了是自己要找的书籍,便下了楼,将此书登记借阅了。
今日行程有些紧,怕坊市毕市,等到杂物清售完,再安安心心翻看不迟。
……
灵源泽坊市,中心区。
与秦婆婆的解忧杂货铺那处所在不同,丹器阵符,万宝阁楼,除了没有一些怪东西,与夜市的热闹程度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