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够劲!”
技术员摘下耳罩,看向机头前方空旷区域内,被打成筛子的钢板啧啧嘴,就这一轮机炮清空备弹,几台宝马进去了。
打开座舱盖,技术员再次爬上登机梯。
“这,脱壳弹不会让机体撞上么?”刘骏好奇的问道。
“哈哈,同志,不用担心,我们这么设计,自然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通过”
技术员耐心的解释着,然后开始说起了一些刘骏完全听不懂的术语,用技术员特有的技术话术,列出数据让刘骏放下心来,是不可能让弹壳撞到飞机的。
“好了,机炮也差不多了,刘骏同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么?作为一线战斗员,您的建议对我们很重要!”技术员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刘骏提出的建议,然后对武器进行改进。
“射速太快了,如果长时间和敌人纠缠,300发,3400每分射速,5-6秒的开火时间,如果我错过几个窗口的话,担心会射空机炮,影响持续作战,如果不能增加备弹,我想能不能调整下射速?”
刘骏以自己实战经验出发,说着自己在实战中出现的意外,虽说他机炮打得准,但是敌人不是固定靶,也会规避机动。
“这个没问题,本身30-1这炮在俄罗斯那就调整过射速,再降一些也好,炮管过热速度降低,故障率也会降低许多,2400发如何?射击时间会增加到7-9秒。”“可以,足够了。”
“好咧。”
技术员高兴的说道,在手边的记事本上唰唰唰的记下刘骏的建议,用红笔写上2400/分的射速。
“还有啥需要我们调整的?”
“机炮开火的震动太大了,我担心射击精度和蒙皮强度。”
刘骏把自己感受说出来,j15t在空气中可不像在地面,战机在天上是在不断上下左右飘着的,震动会被放大,影响射击精度,另外机炮处的蒙皮会不会被震动震开?
“没问题,那就调整交错射击时候的间隔,蒙皮加固一下,哎.不对啊,那这上两根枪管干嘛.”
技术员挠挠头,在30-2后面画了个问号,爬下梯子,回去要和小组内的人员讨论下,看看是不是还是用最初版,设计这东西就是这样,改来改去,最后还是用的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