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朝堂纷争意难平

赵佶眼神复杂地扫视着殿内的群臣,心中怒火滔天。

罪己诏?

广开言路?

招安贼寇?

这些大臣,一个个只会夸夸其谈,难道朕真的要向那些泥腿子低头?

“都给朕闭嘴!”赵佶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他揉了揉眉心,仿佛苍老了十岁,“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但是,罪己诏,绝不可能!朕乃天子,岂能自污?”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群臣面面相觑,不敢出声。

他们知道,皇上已经做了决定。

“梁山贼寇,田虎、王庆之流,祸乱地方,必须剿灭!”赵佶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传朕旨意,调集各路兵马,务必将贼寇一网打尽,以儆效尤!”

“臣等遵旨!”群臣齐声应道,声音洪亮,气势如虹。

“至于朝政……”赵佶顿了顿,诸位爱卿,也要各司其职,尽心辅佐,共同匡扶大宋江山!

这番话,既是对群臣的敲打,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赵佶深知,大宋的弊病已久,积重难返,想要彻底根治,绝非易事。

但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为了自己的皇位,他必须做出改变。

哪怕只是暂时的妥协,也要为大宋争取一线生机。

“臣等必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重振大宋雄风!”群臣再次叩拜,声音中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赵佶缓缓站起身,龙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吐出去。

“退朝!”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群臣纷纷起身,依次退出大殿。

梁师成走在最后面,眼神阴鸷地扫了一眼宿元景,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宿大人,留步!”梁师成忽然开口道。

梁师成皮笑肉不笑地拦住宿元景的去路,冬日午后的阳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照在他的脸上,更显阴沉。

“宿大人今日在朝堂之上,真是好一番慷慨陈词啊!”

宿元景须发皆白,面容清癯,闻言只是捋了捋胡须,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梁公公言重了,老臣所做,皆为陛下,为大宋江山社稷。”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道,“今日陛下能幡然醒悟,实乃大宋之福。只要陛下励精图治,勤勉政事,必能重现盛世景象,成就一代明君!”

宿元景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梁师成的耳中,如同钢针一般刺痛着他。

明君?

哼,他梁师成绝不允许!

王黼站在不远处,看着宿元景和梁师成二人,眼神闪烁不定。

今日朝堂之上,他可谓是颜面尽失,若非皇上顾念旧情,恐怕早已身首异处。

这一切,都拜蔡京和梁师成所赐!

“宿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圣明。”王黼皮笑肉不笑地走了过来,看似附和,实则话锋一转,“不过,要说罪己诏一事,臣以为仍需商榷。如今朝廷内忧外患,民心不稳,若此时下罪己诏,岂不是自乱阵脚,让那些宵小之辈有机可乘?”

蔡攸也紧随其后,附和道:“王大人所言甚是。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先剿灭梁山贼寇,田虎、王庆之流,以正视听,震慑宵小。若贼寇一日不除,朝廷威信何存?此时下罪己诏,岂不是助长贼寇气焰,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他眼神阴鸷,脑海中浮现出蔡京被贬时的狼狈模样,心中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表面上是为了朝廷着想,实则各怀鬼胎,暗流涌动。

梁师成听着几人的对话,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朝堂之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才是他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