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气 春风和煦

心情 见好就收吧

蒲甘传来大捷报,

心情激动要冷静。

权衡利弊定战和,

互市通商稳边境。

朕今日在御书房踱步,鞋底摩挲着光洁的砖石,发出细微声响,每一下都似踏在朕焦躁不安的心上。

这已经是第十日了,蒲甘前线军报仍如石沉大海,毫无消息。朕不时抬眼望向门口,满心期待着那一抹报信的身影,可每一次都是失望。

这几日朝堂乱成一锅粥。梅卫道那伙文官,仗着学子请愿的由头,在朝堂上大放厥词,声嘶力竭地喊着“好战必亡”。朕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喋喋不休的嘴,只觉气血上涌,好几次手都不自觉地按上了腰间,若不是场合不对,真想当场拔剑,让他们都闭上这不知所谓的嘴!

好在关键时刻,刘文海和李达文挺身而出。刘文海察觉到朕面色铁青,眼中怒火将燃,急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听闻近日民间有诸多新奇之事,关乎民生,值得朝堂共议。”他神色镇定,声音平稳,看似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开。李达文也赶忙附和,两人一唱一和,巧妙地将那剑拔弩张的气氛化解。

回到后宫,贤妃高氏见朕满脸愁容,莲步轻移,盈盈下拜,轻声说道:“陛下,莫要为朝堂之事伤了龙体,且放宽心。”她声音轻柔,如春日微风,让朕心头的烦闷稍减。

高氏接着分析道:“清流文官如此大胆放肆,究其根本,是陛下立国以来,对他们恩宠有加,却威严不足。陛下的威名在对外用兵中尽显,对内却过于温和,致使他们有恃无恐。陛下不妨恩威并施,让他们知晓陛下的雷霆手段。”她低垂双眸,神色恭顺,可这番话却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朕听后,心中暗自赞叹,高氏虽为女子,却有这般政治智慧,实乃朕之幸。

正回忆着,突然,御书房外传来小林子尖细的声音:“报~陛下,保皇司指挥使高敬之、兵部尚书林墨求见。”我猛地转身,心跳陡然加快,急切地说道:“快请!”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

高敬之和林墨匆匆进门,“扑通”一声跪地行礼。林墨满脸通红,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陛下,蒲甘捷报,大捷报啊!”他的眼睛瞪得滚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脸上的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小林子快步上前,从林墨手中接过军报,双手呈到朕面前。我双手微微颤抖着打开军报,一行行字迹映入眼帘:多罗刀率领蒲甘境内兵马,成功击溃天竺大军,天竺大军已撤出我国境内,多罗刀请示是否追击。

看到这,我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我的目光在捷报上缓缓移动,思绪也随之飘向了遥远的蒲甘战场:

烈日高悬,如同一颗巨大的火球,烤得大地滚烫,蒸腾的热气扭曲了视野。战场上,黄沙漫天,喊杀声震破苍穹。我军这边,火器营严阵以待,一门门火炮乌黑发亮,整齐排列在大阵最前方,炮口狰狞地对准敌军,仿佛随时都会喷涌出毁灭的火焰。火器营的士兵们,面色黝黑,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依旧神情肃穆,目光紧紧盯着前方,手中的火绳微微晃动,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决然,只等那决定生死的一声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