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书院的事情处理完毕,林诗雅走在回府的路上,夕阳的余晖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
她的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想起了慕容复在她背后默默的支持。
他知道她的志向,理解她的抱负,从不曾质疑她的能力。
这份支持,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她的眼神变得柔和,如同春日里解冻的湖水,荡漾着一丝温馨的光芒。
书院里风波虽起,却最终被她成功化解,此刻,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大人,接下来,我们要去哪?”侍从小心翼翼地问道,他的声音很轻,生怕打破这难得的静谧。
林诗雅停下了脚步,嘴角微微上扬,并未回答,只是看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林诗雅的妙计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改变着民间书院的态度。
集贤书院的风波平息后,其他书院的院长们也纷纷表示支持科举改革。
他们或亲自登门拜访,或修书一封,表达对林诗雅的敬佩和对新政的拥护。
一时之间,原本反对的声音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对改革的期盼和热情。
几日后,阳光明媚,微风和煦。
林诗雅站在集贤书院的庭院中,接受着院长们尊敬的目光。
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她环顾四周,看着书院里焕然一新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书院的墙壁粉刷一新,窗明几净,学生们在教室里认真听讲,朗朗的读书声在空中回荡,整个书院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孙院长走到林诗雅面前,拱手行礼道:“林大人,多亏了您,集贤书院才能焕然一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朝廷的科举改革,将书院办得更好,不辜负您的期望。”
林诗雅微笑着回礼,说道:“孙院长,您言重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尽了一份绵薄之力。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让科举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院长们纷纷点头称是,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
林诗雅看着眼前这和谐的一幕,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她知道,科举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
傍晚时分,林诗雅回到府中,侍女小桃迎了上来,兴奋地说道:“大人,今日城中都在传颂您的事迹,说您是巾帼英雄,为天下女子争光!”
林诗雅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她。
她走到书房,准备继续研究科举改革的方案。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侍卫李林快步走了进来,神色凝重地禀报道:“大人,属下刚刚得到消息,吴夫子又在醉仙楼举办文人雅集……”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属下担心,他恐怕又在密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