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诗雅看着吴夫子,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她已经彻底掌握了主动权。
吴夫子猛地一拍桌子,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他满脸通红,青筋暴起,歇斯底里地吼道:“妖言惑众!你休想蛊惑人心!老夫乃是文坛泰斗,岂容你这黄毛丫头在此放肆!这科举改革,绝对不能推行!”
他试图以文人的身份和威望来压制林诗雅,他伸出颤抖的手指,指着林诗雅的鼻子,厉声呵斥:“你若是还有一点文人的气节,就应该立即放弃改革,向天下人谢罪!”
雅集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触即发。
林诗雅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如冰,直视着吴夫子那张扭曲的脸庞,她缓缓地开口,声音平静而有力,却带着一丝令人无法忽视的寒意:“吴夫子,你口中的气节,莫非就是故步自封,阻碍社会进步吗?你所倚仗的身份和威望,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阻碍天下学子的前程而已!”
林诗雅的话音刚落,她便从袖中缓缓地掏出了一叠厚厚的文书,她嘴角含着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目光扫视在场的所有人,轻声说道:“诸位,不如看看这是什么?”
林诗雅将那叠文书轻轻一扬,纸张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如同展翅欲飞的雄鹰,稳稳地落在了桌案之上。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地翻开第一页,清朗的声音在厅堂内回荡:“诸位,这上面,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联名上书的请愿书。”
在场的文人墨客们面面相觑,纷纷上前,将目光投向了那叠文书。
烛光摇曳,映照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变革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盼,跃然纸上。
他们大多出身寒门,饱受科举制度的压迫,渴望着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
他们的文字朴实无华,却饱含着对现状的强烈不满,以及对新政的无限憧憬。
“这……这怎么可能!”一位年迈的文人惊呼出声,他颤抖着双手,指着文书上的内容,脸上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他不敢相信,这些被他们视为蝼蚁般的寒门学子,竟然拥有如此强烈的变革意识。
“吴夫子,你听到了吗?这是民意!”林诗雅的声音,如同寒冬腊月里的冰刃,直插吴夫子的心脏,她目光锐利如剑,直逼吴夫子,“你口口声声说要维护科举制度,却无视天下学子的呼声,你难道不觉得可笑吗?”
吴夫子脸色苍白,他摇摇晃晃,仿佛狂风中的落叶,随时都会倒下。
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曾经引以为傲的文人风骨,在这一刻,彻底被击得粉碎。
林诗雅的威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那些原本对她持有偏见的文人,纷纷低下了头,他们原本的傲慢与不屑,在这一刻,化为了深深的敬畏。
就在这时,醉仙楼的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地走了进来。
慕容复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腰间佩着一块温润的玉佩,他面容俊朗,眉宇间充满了英气,他如同一轮明月,照亮了整个醉仙楼。
“诗雅,我来了。”慕容复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径直走到林诗雅的面前,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他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林诗雅的手。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给了林诗雅莫大的安慰。
林诗雅抬头,望着慕容复那双深邃而温柔的眼眸,她心中的感动和幸福,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知道,无论她做什么,他都会坚定地站在她的身边,支持她,守护她。
慕容复转过头,他环视四周,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语气坚定,不容置疑地说道:“朕今日在此,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朕支持林状元所做的一切,朕相信她能够带领大燕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醉仙楼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慕容复的话所震撼。
他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当众表示对林诗雅的支持,这无疑是对林诗雅最大的肯定,也是对那些反对者最大的打击。
林诗雅握紧慕容复的手,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她心中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