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直击盐场关键处,改革曙光渐显现
盐场作坊内,空气浑浊不堪,弥漫着汗水与泥土混杂的腥臭味。
林诗雅的目光扫过那些陈旧的木制工具,粗糙的把柄上满是污垢,握在手中,沉重且硌手。
再看那些正费力舀着海水的工人,黝黑的脸上没有一丝光彩,麻木地重复着几百年来相同的动作,仿佛是盐场机器的一部分。
她放下工具,心中了然,盐场的低效根源,正是这些落后的生产方式。
这些工人们,恐怕早已习惯了这种被动麻木的生活,既不思改变,也不愿尝试,犹如一潭死水。
林诗雅的到来,并未引起他们太多的注意,他们只是偶尔抬头,用冷漠的眼神扫过她,随后又低下头,继续着手上的动作,仿佛她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客。
“这位师傅,”林诗雅指着一位看起来年龄稍长的工人,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威严,“敢问您是这里的主管吗?”
那人抬起头,浑浊的眼中带着一丝不耐,“我是这里的工头,王师傅。”
“王师傅,我乃朝廷钦派的盐政巡查使,林诗雅。”林诗雅表明身份,观察着他的反应。
王师傅闻言,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了平静,语气也带着一丝不屑,“哦,原来是钦差大人,不知大人来我们这穷乡僻壤,有何贵干?”
林诗雅没有理会他的嘲讽,直言道:“我观察到盐场生产效率低下,想要改进,不知王师傅可否配合一二?”
王师傅闻言,冷笑一声,“大人真是说笑了,这盐场几百年来都是这样,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哪是说改就能改的?再说了,我们这些粗人,只会干活,哪懂得什么改进。”
林诗雅上前一步,走到一台看起来已经快要散架的水车旁,伸手摸了摸,触感粗糙,木头已经开裂,“这水车看起来年久失修,效率恐怕不高吧?”
“大人好眼力,”王师傅双手抱胸,语气中带着嘲讽,“这水车确实年头久了,但是没法修啊,修了也是一样,坏了就换,哪有那么多人手,再说了,也没那个钱修!”
“那如果朝廷提供资金,并且请工匠来改良设备呢?”林诗雅盯着王师傅,想要从他眼中看到一丝期待,然而,王师傅的眼神中依旧是麻木和不屑。
“大人说笑了,”王师傅嗤笑道,“这盐场的设备都是老古董了,怎么改都一样,而且这活计,干久了都成了习惯,谁愿意去折腾那些没用的?”他顿了顿,又语气中带着威胁道,“大人,我劝您还是别白费力气了,不如给兄弟们多发点银子,他们还能对你感激涕零,否则,呵呵……”
林诗雅眉头紧锁,她原以为只要有改革的决心和资金,就能顺利推动改革,没想到,最大的阻力,竟来自于这些固守陈规的盐场工人。
她没有被王师傅的话吓住,而是蹲下身子,仔细检查着那些破旧的设备,指尖划过粗糙的木头和生锈的铁片。
她感受到设备传来的老朽气息,更感受到这其中所蕴含的变革力量。
林诗雅没有被王师傅的冷嘲热讽吓退,她蹲下身,仔细检查着那些看似破旧不堪的设备。
她纤细的手指划过粗糙的木头,触碰到生锈的铁片,感受着设备传来的老朽气息。
她敏锐地发现,水车的转轴因为长期缺乏润滑而变得僵硬,导致运转效率低下;一些连接部件的螺丝松动,使得水车摇摇晃晃,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此外,用于过滤杂质的筛网也破损严重,许多细小的杂质混入盐水中,影响了盐的品质。
她心中暗喜,这些问题并非难以解决,只需要稍加修理和维护,就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她拿起工具,熟练地拧紧螺丝,又找来一些油脂,仔细地涂抹在转轴上。
吱呀作响的水车渐渐流畅起来,运转速度明显加快。
工人们原本冷漠的目光中,渐渐透出一丝惊讶。
他们从未想过,这些看似无法改变的“老古董”,竟然真的可以修复。
林诗雅又找来一些新的筛网,替换掉破损的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