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能不能别乱晃悠了,老子都要被你给烦死了!”
市一院,产房门外。
陆远好似无头苍蝇一样坐立不安,来回乱窜。
赵大爷没好气地让陆远坐下。
继续走下去,老爷子的心态也要崩了。
产房里时不时传出夏荷撕心裂肺的惨叫声,等到外面的众人心态一个比一个焦急。
“哥,要不你和赵大爷出去走走吧。”
陆月怀里抱着侄女妞妞,劝说陆远和赵大爷去医院的小花园走走。
赵大爷满头是汗,陆远就像是热锅上的满意。
不像是等待孕妇临盆,更像是要送二人上刑场。
“赵大爷,给我根烟,算了,咱们去楼顶吧。”
该做的全都做了,陆远心态依旧紧张得不行。
毕竟,这年头的医疗水平十分落后。
哪怕是市医院,也只是相对较好一些。
闻言,赵大爷微微点头。
和陆远一块来到了医院顶楼的天台。
罕见地抽了一口烟,陆远擦了擦头上的汗。
不论什么时候,女人生孩子都等于一条腿踏进鬼门关。
七十年代虽然已经有了剖腹产,不过主流接生方式还是顺产。
“吉人自有天相,放宽心吧。”
赵大爷拍了拍陆远的肩膀。
说是让陆远放宽心,赵大爷心里比谁都紧张。
陆远左手颤抖地再次抽了一口,说道:“赵大爷,您老过年真没办法回来一趟吗?”
赵大爷叹了口气,说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够呛啊,一大批老干部被解放,这么多人都等着我治疗,恐怕得几个月的时间。”
不久之前,省内再次发生了一件大事。
大量下去劳动的老干部,老领导回到各自单位,纷纷开始官复原职。
由于多年参加劳动,这些回来的干部身体情况很不乐观。
郭副主任临走前找到赵大爷,商量组建医疗专家组,帮助老同志战胜病魔,以饱满的精力发挥余热。
并且旁敲侧击地告诉赵大爷。
从今年开始,未来几年还会有更多的老同志从下面回来。
经历了战争年代,又长期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
这些人身上的病情不容乐观。
陆远听后看向远处,经济改制要开始了。
大批下放干部回到原单位,意味着计划经济即将画上句号。
同时。
外国人进入国内次数和人数也会越来越多。
倘若小林浩二这群鬼子晚几年再来,陆远还真拿他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