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侦查特战齐发力,战略布局定乾坤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大明共和国面临着清日联军的军事威胁。作战参谋部早在筹备对清日联军作战计划之初,就敏锐察觉到跨国作战带来的诸多难题。朝鲜半岛局势复杂,不同语言、风俗所带来的沟通障碍,给作战部署造成了极大挑战。
经过反复权衡,我果断从猛虎特战旅抽调两个特战营,编入东征第一集团军,并任命心思细腻、冷静沉着的刘强负责统领。同时,一批朝鲜族士兵被补充进队伍。他们背景多元,有的来自边境地区,自幼便在双语环境中耳濡目染;有的凭借对语言的热爱和天赋,在军队中积累了扎实的语言基础。怀着对国家的忠诚和使命担当,他们迅速融入,一场争分夺秒的语言特训在营地展开。
彼时,朝鲜北部盖马高原的气温已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这里是被严寒统治的绝境。狂风裹挟着暴雪,如凶猛的野兽在旷野上肆虐咆哮,积雪厚达数尺,一脚踩下去,人几乎会被吞没。在这样的极寒下,暴露在外的皮肤只需短短几分钟就会被冻伤,呼吸时,鼻腔里的水汽瞬间凝结成冰碴,每一口空气都像锋利的刀刃划过喉咙。
天还未亮,训练场上已回荡着战士们练习朝鲜语的声音。朝鲜族班长金宇,双手被冻得青紫,仍紧紧握着小树枝,在雪地上仔细比划着发音口型和气流走向。“这个音要把舌头抵住上颚,再轻轻送气。”他的声音因寒冷微微颤抖,但语气格外坚定。战士们一遍又一遍跟读练习,寒风吹得脸颊生疼,汗水浸湿衣衫后瞬间就被冻成冰甲。尽管条件恶劣,战士们心中对胜利的渴望却熊熊燃烧,从未熄灭。从日常问候“?????(你好)”到军事术语“?? ??(发现敌军)”,他们争分夺秒,力求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为后续作战筑牢语言根基。
随着清日联军完成布防,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如一张无形大网,沉甸甸地笼罩着整个战场。空气中似乎弥漫着硝烟的味道,每一丝风声都像是战争的前奏。在大明共和国南京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上,有一家名为“悦来茶馆”的铺子,从外面看,它和寻常茶馆并无二致,茶客们进进出出,伙计热情招呼,空气中弥漫着茶香。然而,茶馆内部暗藏玄机,这里是国家至关重要的黑衣人情报机构总部。
茶馆的后堂被一道暗门隔开,里面灯火彻夜通明,墙壁上挂满了各种情报地图与密电记录。发报机被巧妙地藏在隐蔽的暗格中,只有内部人员知晓机关所在。通讯员们在这个隐秘空间里忙碌,手指飞速跳动,发报机的滴答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着战前的序曲。
苏瑶站在巨大的情报桌前,神情专注而严肃,手中最新的情报被她的指尖微微攥皱,这是她和情报团队历经艰辛,通过秘密渠道与潜伏人员的电报往来才获取的关键线索。苏瑶自幼便对情报工作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她思维敏捷,心思缜密,总能从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梳理出关键线索。“清日联军虽然看似强大,但内部矛盾重重。清军屡战屡败,士气低落,如同一盘散沙;日军又对清军心存戒备,貌合神离,这给了我们可乘之机。”苏瑶低声而急促地向身旁的通讯员赵阳交代着,声音小到只有两人能听见。赵阳迅速将情报内容转化为电报代码,通过加密线路,清晰地将信息传递到远在前线临时指挥部的韩靖手中。她的语气清脆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打破了后堂里短暂的沉默。
此时,韩靖身处前线临时指挥部,指挥部内的电灯发出微弱而昏黄的光,仅能勉强看清地图上的轮廓,这是为防止被敌军发现而特意调暗的。韩靖出身商人世家,早年跟随家人到访过欧洲,思维活跃,见识独特。身旁的通讯员时刻待命,巨大的军事地图在这昏暗的灯光下显得影影绰绰,地图上复杂的线条和标记就像此刻他脑海中的战局。他神色凝重,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地图,洞察战场的每一处细节。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关乎着国家战略崛起、变得更加强大的进程,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决心,如同燃烧的火焰,从未熄灭。“我们必须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侦察部队和特战营即刻出发,深入敌后,摸清敌人的虚实。”韩靖低声而有力地说道,通讯员立刻敲击发报机,将指令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每一位作战人员,电报声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一声令下,侦察部队迅速行动起来。队伍里,编入的朝鲜族士兵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和战友们乔装成普通的朝鲜百姓,身着多层厚实棉衣,外裹着破旧的兽皮,背着破旧简单的行囊,凭借着流利的朝鲜语,更加自然地混入了清日联军控制的区域。每个人的腰间都藏着简易望远镜,这小小的物件,此刻却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使命,是他们侦查敌情的关键装备。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