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宫廷政变下的暹罗战局

南部集群则有2万人,驻防在春蓬至巴蜀一线。这一地区海岸线较长,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为防止大明共和国军队从海上登陆,切断暹罗南北联系,该集群在沿海地区设置了望塔,如同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时刻监视着海面的动静,布置岸防火炮,并派出小型舰队在近海巡逻,形成一道海上防线。同时,在通往内陆的主要道路上也布置了防御阵地,层层设防,形成多层次防御体系,守护着暹罗的南部沿海地区。

另外,还有一支1万人的精锐部队作为总预备队,驻扎在曼谷近郊。这支部队由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军官统领,装备精良,配备了最先进的武器和装备,机动性强,行动敏捷迅速,随时准备支援各个防线,应对突发情况和关键战役,犹如一把隐藏在鞘中的利刃,随时准备出鞘杀敌。

为了增加胜算,诗丽黛薇公主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的西班牙,期望能获得支援,如同在黑暗中寻找一丝曙光。她挑选了国内善于言辞、能言善辩、熟悉外交事务的贵族阿育他耶,命他乘坐船只火速前往吕宋岛,面见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寻求军事援助与支持,希望能借助外力扭转战局。阿育他耶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他怀着对国家的忠诚,毅然踏上了征程。

此时的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已换成了沉稳睿智的亚历杭德罗·德·拉米雷斯。亚历杭德罗总督上任后,十分看重与海盟组织各国的海上贸易,尤其是与大明共和国通商所带来的丰厚利润,那丰厚的利润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他,让他意识到维护与海盟的友好关系至关重要,这关系到西班牙的经济命脉和国家利益。

阿育他耶历经风浪,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漂泊多日,终于抵达吕宋岛,满怀期待地求见亚历杭德罗总督。然而,亚历杭德罗总督得知他的来意后,陷入了沉思。他想到与大明共和国的贸易往来,那些从大明共和国运来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在西班牙市场上供不应求,为西班牙带来了巨额财富。若是帮助暹罗,势必会破坏与大明共和国的关系,影响到这些贸易。权衡利弊之后,他便以公务繁忙为由婉拒了亲自会面,而是派自己足智多谋、心思敏锐的助手米格尔·德·拉·塞尔纳去接待阿育他耶。

米格尔在总督府的会客厅见到了阿育他耶。阿育他耶满脸恳切,眼神中透露出焦急和渴望,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暹罗面临的困境,强调若西班牙伸出援手,不仅能帮助暹罗抵御外敌,拯救暹罗于水火之中,未来还能在暹罗获取诸多贸易特权和丰厚回报,这对西班牙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米格尔静静地听完,神色平静,他理解阿育他耶的心情,但他也清楚西班牙的立场。他礼貌而坚定地回应道:“先生,您的请求我已明白。但如今西班牙身为海盟组织成员国之一,与大明共和国及海盟各国的海上贸易往来频繁,这些贸易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利润,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实在无法答应您的请求。还望您能理解我国的立场,这也是为了西班牙的长远利益考虑。”阿育他耶听后,满脸失望,原本充满希望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仍试图继续劝说,但米格尔始终不为所动,坚守着西班牙的立场。最终,阿育他耶只能无奈地踏上返程,带着满心的沮丧和失落,将这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带回暹罗,犹如给诗丽黛薇公主的希望泼了一盆冷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远在清莱城的王浩得知了暹罗国内发生政变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在他看来,这是局势更加混乱,更便于大明共和国军队趁乱获取资源,推动国家战略发展。原本伪装出的谈判念头彻底消散,王浩清楚,战争才是获取暹罗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这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让大明共和国在世界舞台上重新崛起。王浩所率部队仅有两个团,满打满算不过3000人,但他仗着手中先进的武器和战术,毅然决定继续挥师进军,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彻底征服暹罗,将暹罗的资源尽数收入囊中,助力大明共和国快速复兴与发展,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大明共和国军队在清莱城稍作休整后,士兵们恢复了体力,士气高昂,便向着暹罗腹地稳步进发。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暹罗军队的顽强抵抗。披耶·却克里充分利用暹罗复杂多变的地形,在各个险要关卡布置了重兵,这些关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给大明共和国军队的推进制造了重重麻烦,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一想到暹罗丰富的资源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改变,王浩和他的士兵们便充满了斗志,疯狂地发起进攻。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大明共和国军队与暹罗军在一条狭窄的山谷中狭路相逢。这条山谷两侧山峰陡峭,山谷幽深,宛如一条天然的陷阱。披耶·却克里亲自坐镇指挥暹罗军,他站在高处,看着山谷中的大明共和国军队,心中充满了自信。他凭借山谷得天独厚的险要地势,对大明共和国军队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暹罗军居高临下,枪炮声震耳欲聋,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试图将大明共和国军队困死在山谷之中。暹罗军此次投入了5000兵力,凭借地理优势,对王浩部队形成包围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