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大明交通管理的新生

会议结束后,我没有丝毫耽搁,即刻安排人将共和国科学院的院长周逸尘请来。我向他详细地阐述了红绿灯的设计构想,并提供了大致的图纸。周逸尘院长接过图纸,仔细端详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项伟大发明即将诞生。“罗帅放心,科学院一定全力以赴,集中最优秀的科研力量,尽快研制出实用的红绿灯。这不仅将为我们的交通管理带来一场革命,也将极大地提升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周逸尘院长坚定地说道。

在周逸尘院长的带领下,科研团队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他们废寝忘食,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对红绿灯的信号控制、灯色显示、安装方式等进行反复测试与改进。在信号控制方面,他们尝试了多种机械控制和计时方式,力求找到最合理的时间分配方案,以确保不同方向的车辆和行人都能够得到合理的通行时间。例如,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采用人工调节齿轮传动比的方式来动态调整信号灯时间,在早晚高峰时段,适当延长主干道的绿灯时间,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在平峰时段,缩短信号灯周期,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在灯色显示方面,他们选用高亮度的普通灯泡,并对灯罩进行特殊设计,通过多次试验调整灯罩的透光率和反光角度,确保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驾驶员和行人都能够清晰地看到信号灯的指示 ,在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下,通过在信号灯旁增设大型反光标识来辅助指示。在安装方式上,他们考虑了道路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车型的视线高度,设计出了多种安装方案,以保证信号灯的可视性和稳定性。针对不同宽度的道路,采用不同高度和角度的安装支架,确保驾驶员在任何位置都能清楚地看到信号灯。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第一款红绿灯终于成功问世。这款红绿灯采用了纯机械控制装置,通过复杂而精巧的齿轮传动和连杆机构,实现了红、黄、绿三种灯色的有序切换。灯体采用坚固耐用的金属材质,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能够抵御风雨侵蚀和日晒雨淋,确保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为了验证红绿灯的实际效果,科研团队在南京的一条主干道上进行了实地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他们对车辆的通行效率、行人的过街安全性等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结果显示,安装红绿灯后,道路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大幅降低。车辆的平均通行速度提高了30%,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了40%,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首批交警和相关交管部门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在南京的交警培训基地,操场上整齐地排列着一群年轻的学员,他们身着崭新的警服,英姿飒爽,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工作的期待和憧憬。资深交警张玉光担任此次培训的教官,他站在队伍前方,身姿挺拔,大声说道:“从今天起,你们将肩负起维护交通秩序的重任。交通手势是我们指挥交通的重要手段,它就像是我们与驾驶员和行人之间的无声语言,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

张玉光详细地讲解了各种交通手势的含义和动作要领。停止信号,右臂向前伸直,手掌向前,五指并拢,这是命令车辆立即停车,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让车辆在瞬间静止。直行信号,左臂向左平伸,掌心向前,右臂向右平伸,掌心向前,然后右臂水平向左摆动,示意所有方向的车辆都可通行,仿佛是在为车辆指引着前行的道路。左转弯信号,左手向上伸出,手心朝外,同时右手向下摆动,告知左转车辆可以开始转弯,如同一个精准的导航仪,引导着车辆安全地转弯。学员们全神贯注地学习着,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练习,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后背,但没有一个人喊累。他们深知,这些看似简单的手势,在实际交通指挥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掌握交通手势,张玉光还组织了多次模拟演练,设置了各种复杂的交通场景,让学员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指挥能力。

除了交通手势,学员们还接受了交通法规、事故处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在交通法规课堂上,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着各种法规条款,结合实际案例,让学员们深刻理解法规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斑马线相关规定,比如行人走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斑马线),驾驶人力车、各种推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时要注意避让机动车,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 。老师会列举一些因不遵守斑马线规定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案例,让学员们直观地感受到违反法规的严重后果。在事故处理模拟现场,学员们学习如何勘查事故现场、绘制现场图、认定事故责任以及处理伤员等,其中也涉及到在斑马线附近发生事故时的特殊处理方式。他们会模拟各种不同的事故场景,如车辆碰撞、行人被撞等,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掌握事故处理的技巧和方法。在应急处置培训中,学员们学习如何应对突发的交通事件,如道路塌陷、车辆起火等,掌握紧急救援和疏散群众的技能。

随着培训的深入,学员们逐渐掌握了各项技能,变得更加专业和自信。然而,当这些新成立的交管部门和交警开始履行职责时,民间却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起初,许多民众对这些新的交通规则和管理方式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在上海的街头,一位老车夫拉着装满货物的马车,看到路口的交警示意他停车等待绿灯,他满脸疑惑地问道:“为啥要停啊?我以前都是直接走的。”交警微笑着,耐心地向他解释道:“大爷,现在有了新的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这样才能保证大家的安全和道路的畅通。而且您看这地上的斑马线,以后行人就要从这里过马路,咱们的车得注意避让。这就好比您赶马车的时候,也得给其他马车和行人留出空间,不然就容易撞到一起,对吧?”老车夫虽然点了点头,但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一丝迷茫,显然,要让他完全理解并适应这些新规则还需要一些时间。交警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后续的工作中,多次主动与老车夫交流,向他详细讲解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还邀请他参加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让他亲身感受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好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老车夫终于理解并接受了新的交通规则。

还有一些驾驶员对交警的处罚感到不满。在广州,一位蒸汽汽车司机因为闯红灯被交警拦下,他情绪激动地说:“不就是闯个红灯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前又没人管。”交警严肃地说:“闯红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我们必须严格执行交通规则,对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负责。而且您要是经过斑马线的时候不减速、不礼让行人,同样是违反交通规则的。您想想,如果您自己走在斑马线上,有车不避让直接冲过去,您心里害怕不?”司机听了,沉默不语,似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交警见此,趁热打铁,向司机详细介绍了闯红灯和不礼让行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向他展示了一些交通事故的现场照片和视频,让他深刻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司机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接受了处罚,并表示以后一定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