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南下首战大捷

孙相文闻言,面色不改,目光炯炯地望向城墙上的霍老将军,语气坚定地说道:“霍老将军您的为人大楚没有人敢质疑,浩王本是皇后所出的嫡皇子,身份尊贵无比。先帝之死,疑点重重,不明不白,不管是朝野还是民间谁不疑惑。无尘法师身为二代国师,德高望重,为何先帝在重病之时,却突然换为那龙虎道人?龙虎道人不过一介无名之辈,究竟有何能耐,能让先帝如此倚重?先帝是不是死于过量服食丹药,太医院院正的病情记录齐氏以为销毁就没有证据了吗?她拿院正一府之人威胁就以为万无一失了吗?还有龙虎道人与齐贵妃之间的往来书信,这一切如今皆在本将手中。此番本将前来,一则是为先帝报仇雪恨,二则是为正武氏江山正统,还朝野一个清明!我不希望老将军被人误导而毁了一世英名!”

“一派胡言!”霍老将军怒喝道,他的声音在城墙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如何证明你所持有的证据不是伪造之物?仅凭你一面之词,就想让老夫信服,简直是痴人说梦!”

孙大将军毫不退缩,目光坚定地说道:“霍老将军,是真是假,一查便知。老将军大可以派遣您信得过的人前来查验,看看这些证据是否伪造!我孙氏一族,世代忠良,个个都是响当当的汉子,从未做过任何一件对大楚不利之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还大楚一个真相,为了正朝纲、清君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孙大将军说完这番话后,却并未等到霍老将军的回应。只见霍老将军脸色铁青,身形微微颤抖,似乎被孙大将军的话触动了心弦,却又难以做出决断。最终,他缓缓转身,一步步走下城墙,那背影显得格外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孙大将军望着那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却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孙家军兵临城下,霍老将军固守不出。

孙相文连续三天,在城下相劝,可惜霍老将军面都不露。回到帐中看着舆图半天后长叹一声对亲兵道:“去请谢少将军和李少将军!”

第二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谢轩煜领命,率领数百轻骑兵率先抵达城东,他们马尾绑着扫帚蹄声疾,尘土飞扬,士气高昂,百人却有千人的阵势。

与此同时,李沛章则带着数十骑,故意在城外徘徊,装作围城的模样,以迷惑敌军。孙大将军见时机成熟,立即下令后军加速前进,意图形成包围之势。

霍老将军在城墙上听到急报,登高望远,见孙家军后军如潮水般逼近,心中一凛,深恐敌军逼近城池扎营,届时将难以应对。于是,他果断下令,引兵从南门与东门同时出城,意图以主动出击打乱敌军的部署。

大将军深知霍老将军老谋深算,怕他背靠城池不肯远离,便又心生一计。他命谢轩煜在东门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同时,李沛章则率部悄悄埋伏于南门之外,准备切断霍老将军的退路。霍老将军见状,误以为孙家军怯战,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向前,离城不过一里多地便列阵以待,准备发起进攻。

见霍老将军中计,孙大将军当即下令,谢轩煜与李沛章率轻骑兵直冲城门,从敌军阵后杀出,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同时,军中传出谣言,扬言已斩霍老将军于阵前。朝廷军队一听此言,顿时大乱,纷纷争相奔逃,企图逃回城内。然而,城门早已被孙大将军的部队牢牢占据,霍老将军见状,心知大势已去,进退无路,最终无奈之下,于霍邑城门前拔剑自刎,壮烈殉主。

孙大将军明白老将军如此抉择的苦心,他毅然领命在霍邑堵截孙家军时就把生死看淡了,霍府众人一定在齐氏手中,如果他胜,百般好,如果他败,那霍府诸人日子难过罢了,但是如果他降,那霍府百余口可能一个都活不了。

老将军他深知,为了保全霍府的血脉,他只能以一己之身,践行忠义之道,慷慨赴死。这样的牺牲,既成全了他个人的忠义之名,更为重要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全霍府之人的性命,让他们有机会继续活下去,延续霍家的香火。

拿下霍邑后,孙家军等于是打开了通往关中的大门,孙家军士气更加上涨,但孙大将军却知道最艰难的一点在等着他们。

可能这个时候,朝廷大军已经悄然在黄河边列队以待,严阵以守。他们扼守着黄河东岸的咽喉要地,屯兵数万之众,气势恢宏。领兵之人,正是齐氏的姻亲,宋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