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么多东西,想要全部带出去是不可能的,要知道,这可都是用鲜血换来的,丢弃或者毁坏任何一件,都是犯罪!”一位师长站起来,情绪激动的说。
“是啊,还是分散突围好,能带的统统带出去,部队以后的发展,也有物质基础,总比再次空手起家好得多 。”
“我支持广朋的观点,那就是集中突围。以敌人目前在四周设立的包围圈看,他们并不清楚我们真正的位置,只是在胡乱设防。广朋团这几天派出的侦察部队得到的情况,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只要以精锐突然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后续部队立即跟进,是有很大把握取得成功的。”余总指挥说,也同样慷慨激昂。
“你这个把握有多大?可以说一下吗?”郭主持还是笑眯眯的,很显然他自己并没有什么成见,确实就是让大家讨论,然后择善而从的。
“九成把握。”余总指挥斩钉截铁的说。
“为什么缺一成?还有一成是什么?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克服。”
“这一成,就是大家的决心。”
“什么决心?”郭主持再次发问。
“那就是舍弃一切的决心。”
“舍弃一切,说清楚一些。”常执委问。
“那就是把一切与作战无关的东西全部丢掉,破釜沉舟,大家轻装前进,迅速通过打开的缺口,让摸不着头脑的敌人完全找抓不住我们的行踪。”
“我反对。就如刚才大家的那样,我们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用牺牲和鲜血换来的,扔掉丢掉任何一件,都是对不起烈士们。”他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人竟然哭了起来。
“我理解大家的感情,我从绿桑起义的第二年就来到了大家中间,就和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战斗。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他们的牺牲,是为了让我们大家生活的更好,而不是让我们为了保护这些东西再次牺牲,也不是让我们与这些东西一起同归于尽,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我说一下。根据我们团的侦察结果,我们突破点应该首选丰阳关,因为丰阳关是敌人重点设防区域,里面反而缺口更多,尤其是大漠军与东林军的阵地交接处更是缺口不少,他们之间矛盾重重,只要打击其中一点,另一支部队断没有增援的道理,而是在一边看热闹。所以,打开缺口是有十成把握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我们也相信,只是冲出去以后怎么办,如果遇到追击或者遭遇散兵游勇,用我们的拳头对抗敌人的机枪大炮吧?”
“大家看一下这地图。在丰阳关后面二十里地,就是平安县城,也是这一次敌人东林军主力军与大漠军共同的补给基地,里面的物资堆积如山。根据我团的侦察情况,他们因为没有找到我们的行踪,敌人也认为不可能有什么力量可以突破丰阳关的拦阻,所以就只安排一个地方武装的杂牌团把守,而且非常松懈。只要我们迅速冲出丰阳关抵达平安县城,可以说敌人根本来不及设防的,那些物资不就都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吗?只怕是还带不动呢。”广朋继续说。
“说的轻巧,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一位师长说。
“说的轻巧?怎么,你不相信广朋的实力吗?看看你穿的军服,吃的饭菜,手中的子弹,那一样是你从三角地带带过来的,不都是广朋带着他的团在绿皮基地夺取的吗?”刚才还非常和蔼的郭主持,突然厉声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