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民心(一)
数天过后,报纸上用大篇幅对杨峰的事迹进行了报道,那标题格外夺人眼球——《天杀星还是为民请命的清官?》。省城里,一位高官看完当天的报纸后,顿时火冒三丈,猛地将报纸往桌上一扔,气呼呼地骂道:“沽名钓誉!”这位官员正是潘专员。
他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踱步,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纯粹就是个沽名钓誉的家伙,我才不信他能放下身段,还自掏腰包为百姓修路呢,他到底图啥呀?难道脑子坏掉了不成?”在屋里转了好几圈后,他一屁股坐到椅子上,眼珠滴溜溜地乱转,接着咬牙切齿地低声说道:“杨峰呀杨峰,你可倒好,把我的财路都给断了,居然还把顾雨婷给杀了,哼,你给我等着,我绝对不会让你好过的!”
另一边,杨小毛又找到了上次合作买粮的那个商人,提出要再购入大批粮食的要求。上次交易,那商人可是狠狠赚了一笔,如今又有生意上门,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不过,一想到这次粮食数量巨大,他又不免有些担忧,便对杨小毛说道:“您看,这次量这么大,您是不是得先给我付些定金呀?”杨小毛回应道:“我这还得去兑换银锭呢。”说着,便让商人看了看马车上装着的50两的银锭,还有25两的元宝。粮商瞧见这些,眼神顿时一亮,大声说道:“这样吧,您直接把这些给我就行,不用那么麻烦去兑换了,咱们算一算汇率不就得了嘛。”杨小毛略一思索,觉得也行,便点头说道:“可以。”随后,两人经过一番仔细测算,杨小毛付给了粮商30%的定金。巧的是,这粮商手头正巧有一批粮食,于是当即决定,明天就安排人给送过去。
潘专员这个老狐狸,急匆匆地就跑到管理这片区域的王主任跟前,狠狠告了杨峰一状,添油加醋地说杨峰沽名钓誉,还杀人如麻。其实呀,之前杨峰杀人那件事,省府这边早就有所耳闻了,一开始本打算派人去仔细严查一番,可也不知是出于什么缘由,后来这事就没了下文。
如今又冒出这档子事儿,王主任不禁来了兴趣。之前他只听闻这个年轻人是个满腔热血的爱国军人,在战场上那叫一个英勇无畏,也是经某些人举荐介绍,这才被任命为三县的专员和保安司令。而且近来听说潭水县和丰水县在杨峰的治理下,都有了不小的变化,杨峰还曾派人送来公文,请求给这两县的副县长转正呢,只是目前还没获批。
王主任听了潘专员的这番话后,心里头满是疑惑。他心里很清楚,这个潘专员向来品行不端,说话没几句靠谱的,于是便说道:“这样吧,过两天我亲自去实地考察一番。要是他真如你所说,是个沽名钓誉的家伙,那我肯定不会轻饶,定会弹劾他。”潘专员虽说心里不太满意这个结果,可也没办法呀,毕竟自己的职位比人家低了两级呢,只能暂且咽下这口气,等着看后续情况了。
王主任在官场沉浮多年,为人正直不假,但绝不是那种没头脑、轻易听信他人之言的人。所以,他准备出发去调查时,压根没跟潘专员透露半点儿消息,只是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和保镖,悄悄地就踏上了行程。
他先是抵达了潭水县,到了那儿后,先是换了身普通衣服,接着便不动声色地在各处暗中查访起来。没费多少功夫,就掌握了不少一手资料,也弄清楚了杨峰当初为何要处决那么多人。当地百姓大多对杨峰赞不绝口,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对杨峰怀恨在心,指责他滥杀无辜。可王主任稍微一打听,就发现这些人基本都是被处决的坏人的亲属,如此一来,他们说的话自然就不可信了。
随后,王主任在当地视察了新上任的副县长梁耀祖的工作情况,发现这位副县长工作态度积极主动,潭水县的经济在其治理下有了颇为显着的改善,百姓们对当下的生活也相对比较满意了。虽说只是相较于从前而言,但确实是比以往的状况好了太多。而且,这儿的警察对待百姓态度和气,做事认真负责,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让王主任很是满意。
接着,王主任又来到了丰水县,他之前就听闻过这儿的副县长韩长青的大名,知道此人曾经当过教育局长,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向来就对韩长青的风骨和人格钦佩有加。这次,他直接登门拜访韩长青。
韩长青虽说不清楚王主任的来头,毕竟王主任没表明身份,可还是十分热情认真地接待了他。两人聊起当下丰水县的发展情况时,韩长青对杨峰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言语间满是赞誉。王主任深知这位副县长向来刚正不阿,哪怕面对日本人的威逼都不曾说过半句假话,所以对韩长青所言深信不疑,心里已然对杨峰有了认可之意。不过,秉持着谨慎的态度,他还是决定要前往涞水县实地查看一番,再做最终定论。
当王主任骑着毛驴慢悠悠来到修路工地时,眼前呈现的那番景象着实让他大吃了一惊。只见两三千百姓拿着最简陋、最原始的工具,热火朝天地干着活,男女老少齐上阵,场面好不热闹。军人们光着膀子,挥舞着大锤,一下又一下地砸着石块;妇人们则忙着烧水做饭,保障大伙的饮食。这般景象,让王主任的眼角不禁微微湿润了,心里想着,多么淳朴、勤劳的百姓呀,为了能让往后的日子好过些,在官员的带领下,如此不辞辛劳地劳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