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发展经济(五)
此刻,黑龙潭附近的河道已经全面戒严。普通百姓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着修建水电站的活儿,根本没人往这边来。再说这神秘的黑龙潭,因为一直有黑龙的传说,百姓们心里都犯怵,哪敢轻易靠近,生怕触了霉头。所以,杨峰这次带来的全是像吴奎、杨小毛这样的心腹手下。
随着汽油机“嗡嗡”地发动起来,水泵开始“哗哗”地往外抽水。不过这潭水实在太深了,想要一下子抽干,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到的事儿。即便如此,杨峰还是激动得不行,他命人在河岸上扎起了帐篷。早就安排好的士兵们也已经运来了粮食和锅灶,后勤的炊事班正忙得不亦乐乎,准备做饭。这地方之前炸鱼的时候抓了不少鱼虾,正好能让大家好好美餐一顿。
杨峰看着眼前忙碌又有序的场景,心里满是期待。他时不时地走到水泵旁,查看抽水的进度,眼睛紧紧盯着那不断下降的水面,仿佛已经看到了潭底那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偶尔,他也会抬头望向远方正在修建的水电站工地,想着等拿到了这些宝藏,水电站的建设就能更加顺利,往后还能为百姓们做更多的事,脸上便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
上游持续传来“轰隆轰隆”的爆炸声,那声音沉闷而有力,不断地在山谷间回荡。杨峰一听这动静,就知道是工兵们在进行爆破作业。炸下来的那些石头,此刻正由100多名石匠紧张地进行加工整理。石匠们熟练地挥舞着手中的工具,一下又一下,敲打着那些粗糙的石块,将它们雕琢成适合使用的形状。之后,这些加工好的石头会被运往下游,成为垒砌大坝的重要原料。
而在不远处,百姓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他们沿用了上回建筑马路时的方式,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在搬运材料,有的在平整土地,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
杨峰看着眼前这繁忙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夹杂着一丝忧虑。他依然采用之前的办法,给参加劳动的百姓提供伙食,可工钱的事儿却一直没敢提。毕竟现在他的经济状况已经捉襟见肘,手头的资金紧张到了极点,真要论起来,简直穷得恨不得把裤子当了。他心里也没底,实在不知道这次黑龙潭里的藏宝到底能值多少钱。
那些用于保障百姓们日常饮食的大批粮食,都是杨峰凭借着自己上次与粮商合作建立起的良好关系赊来的。作为三县的专员,杨峰在当地的商业圈子里积累了一定的信誉,这才让那些粮商放心地把粮食赊给他。要是这些粮商一旦知晓这位专员如今其实已经负债累累,恐怕早就避之不及了。毕竟在商场中,商人大多都是逐利的,他们更愿意与有实力、有偿还能力的人打交道。
好在杨峰之前的诚信经营为他赢得了宝贵的信任,所以他不仅赊来了大批的粮食,还弄到了不少咸菜。杨峰心里清楚,百姓们干的都是体力活,消耗极大,肚子里有食才能有力气干活,而且在这样高强度的劳作中,大量地挥洒汗水,盐分的补充也至关重要。
杨峰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务实的观念,从不迷信神佛。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却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默默祈祷起来。他满心期待着潭底真的能有大批的金银财宝,只要能挖到这些宝藏,就能立刻为自己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无论是修建水电站的资金缺口,还是偿还债务,都能迎刃而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与渴望,仿佛那潭底的宝藏已经近在咫尺,只要伸手就能抓到,能让他彻底摆脱目前的困境 。
水泵一刻不停地抽了七八个小时,天色终于渐渐暗了下来。杨峰心里惦记着潭里的情况,便安排自己的几个心腹,让他们拿着手电,时刻留意水潭里的动静。
扬小毛心里明白杨峰的心思,看着杨峰那焦急的模样,忍不住劝解道:“少爷,您呀,真没必要这么着急。这潭里要是真有那些东西,它又跑不了,您就算再心急如焚,现在也起不了啥作用呀。您还是先去休息休息吧,放心,这儿有我盯着呢,出不了什么岔子。”
杨峰听了小毛的话,仔细一想,觉得确实是这么个理儿,自己确实太过于急切了。于是,他对小毛说道:“小毛,那这儿就交给你了啊。不过,你可得安排好士兵们站好岗,千万别出什么纰漏。”说完,便转身回帐篷休息去了。
杨峰往行军床上一躺,也许是这一天实在太累了,没一会儿工夫,就沉沉地睡着了。在梦里,他仿佛看到潭底被抽干了水,露出了一堆又一堆的金银珠宝,那数量多得惊人,用来修建水电站是绰绰有余,甚至还能剩下不少呢。杨峰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可笑着笑着,突然就睁开了眼睛,这才发现,外面天色依然漆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