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发展经济(八)

历经两个半月的翘首以盼,汉斯的老友约翰,终于带着水电站亟需的发电机组现身。所幸他乘坐的轮船悬挂着美国国旗,才免遭日本鬼子的袭扰。一路波折后,这批机器终于被运抵夹门山工地。此时,基础工作已基本就绪。以穿越者杨峰的视角来看,这套设备若放在后世,相对简单,但在当下这个年代,已然堪称先进。

约翰与汉斯一见面,两位老友便热情相拥。约翰虽出身德国,却早已加入美国国籍,严格来讲,他已是美国人。尽管两人如今分属不同阵营,但这丝毫未影响他们之间的情谊。

约翰先是参观了水电站的建设情况,随后对着汉斯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约翰不会讲汉语,与汉斯交流自然用的是德语,不过他的英语更为流利。杨峰不懂德语,只能在一旁看着士兵们将机器零件运往大坝。好在他聘请的几位工程师中,有两位精通英语,能够与约翰带来的工人顺畅沟通,否则工程真不知该如何推进。不得不说,中国人民智慧非凡,即便工地上没有起重机,也难不倒这些聪慧的工程师,他们巧妙地利用滑轮解决难题。

杨峰心中满是庆幸,眼见发电机组顺利抵达,汉斯查验过后,表明设备毫无问题。经汉斯翻译,关于剩下的50多万余款,杨峰表示可以先支付50%,待全部安装完毕,再结清尾款。约翰觉得这提议合情合理,欣然同意。

随后,杨峰安排手下工程师与工人们一同着手安装,自己则领着约翰和汉斯前往省城,毕竟还得去兑换余款。杨峰并未对约翰有所隐瞒,当约翰瞧见那明朝时期的官锭时,瞬间两眼放光。得知这些官锭会兑换成美元支付给自己,约翰急忙表示,直接把这些官锭给他就行,无需兑换美元,在他眼中,这些官锭价值非凡。

有了上次的经验,杨峰对汇率了如指掌,当下便给约翰详细解释起来。约翰本就是个精明的商人,一点就透。二人经过一番仔细测算,很快便达成了交易。

杨峰故意吓唬约翰:“约翰先生,您得清楚,现在您带着这么一大笔白银,路途上可不太平,万一遭遇土匪打劫,或者被日本人抢走,那可就追悔莫及了。”没想到约翰一脸得意地回应:“放心吧,先生!日本人可不敢招惹我们美国人。况且我也有自己的人脉,我能请朋友派海军陆战队来保驾护航。”说完,他看向杨峰,问道:“我能借用您的电台吗?”杨峰笑着点头:“当然可以。”

不得不说,约翰确实有些能耐。通过电报联系后,军方竟然真答应派20名海军陆战队员前来支援。

杨峰着实没料到约翰竟有这般通天的本事,心中灵光一闪,赶忙示意汉斯帮忙翻译:“能不能麻烦约翰先生从军方那边帮我弄一批勃朗宁重机枪?60口径的迫击炮,再配上炮弹,那可就再好不过了,价格方面都好谈。”汉斯无奈地耸了耸肩,调侃道:“杨专员,您可真是一点机会都不放过啊。”说罢,便将杨峰的话如实翻译给约翰。

约翰听完,不禁笑出声来,说道:“看来杨专员不仅是政府官员,还是位军人呀。”汉斯赶忙解释:“杨峰还兼任着保安司令的职务呢。”约翰恍然大悟,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由于您之前没提,我这边确实毫无准备。不过我可以跟军方的朋友商量商量,要是他答应,那就万事大吉。其实您要是早跟我说,我就能直接从美国本土给您带过来。我在军方的朋友可不少,特别是那些制造军火的商人。”

话刚说完,约翰突然一拍脑袋,兴奋道:“啊,我怎么把他给忘了,他就在这儿呢!”旋即说道:“不用费周折了,放心,我马上联系我的朋友汉克,他本身就是个军火商,此刻正在上海。”

杨峰看着约翰一脸骄傲的模样,心中暗自冷笑,心想:“你们得意的日子没几天了,日本人马上就要偷袭珍珠港。”不过这话他只能烂在肚子里,脸上依旧挂着笑容说道:“那可太好了,您赶紧和他联系,最好能尽快把货运来。这样,要是他有货,就帮我订10挺勃朗宁重机枪,20万发子弹,20门60式迫击炮,再配上1000发炮弹。”

约翰听完汉斯的翻译,眼睛瞪得老大,惊叹道:“哦,我的上帝!这可是好大一批军火啊!”话音未落,便急匆匆地奔向电报机。

杨峰半开玩笑地说道:“要是您能从美国给我运来几辆坦克,放心,我一定照单全收。”汉斯听了,嘴巴张得老大,不敢置信地说:“你不是在开玩笑吧?”约翰一脸疑惑,皱眉问道:“你们在说什么?”汉斯只好又把杨峰的话翻译给约翰。

约翰一听,顿时兴奋起来,问道:“你不是开玩笑吧?真的吗?要是你真有这需求,我还真能让人从美国本土给你运来。”杨峰笑了笑,说道:“你可以问问价格,要是合适,我考虑买4辆坦克。”约翰简直乐开了花,转身又一次扑向电报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