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珠踏入皇宫时,寒风卷起宫墙外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他快步穿过长长的宫道,心中盘算着如何说服司马凝霜从皇仓中调拨粮食救济百姓。他知道,皇仓中的粮食是皇帝和宫中的最后保障,但眼下百姓的生死存亡已迫在眉睫,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试一试。
来到司马凝霜的寝宫外,邵明珠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袍,随后让太监通报。不多时,太监出来传话:“侯爷,陛下请您进去。”
邵明珠走进殿内,见司马凝霜正坐在书案前,手中捧着一卷奏折,眉头微蹙,显然也在为洛阳的局势忧心。见他进来,司马凝霜放下奏折,抬头问道:“明珠,你来见朕还让人通报干嘛呀,这么晚了,找朕有什么事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邵明珠上前行礼,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急切:“陛下,臣有一事相求。如今洛阳城内粮荒严重,百姓已经开始易子而食,臣恳请陛下从皇仓中调拨一部分粮食,用于救济百姓。”
司马凝霜见邵明珠这么郑重的跟她说话,而且对她的称呼都用上陛下了。知道肯定是洛阳粮食的问题遇到重大危机了,眉头皱得更紧,低声问道:“皇仓中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
邵明珠如实回答:“若是仅供应宫中,或许还能撑到明年春天。但若是分给百姓,恐怕连宫中的口粮都无法保证。”
司马凝霜沉默片刻,随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明珠,朕同意从皇仓中调拨粮食。百姓是国之根本,若是百姓都饿死了,朕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义?”
邵明珠闻言,心中一阵感动,连忙躬身道:“陛下圣明!臣代洛阳百姓,谢过陛下!”
司马凝霜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温柔:“夫君,您不必谢朕。朕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只是……调拨粮食之后,恐怕也不够吧,洛阳几十万的百姓,这点粮食也是杯水车薪呀。”
邵明珠沉吟片刻,低声道:“陛下放心,臣已经决定,动员全洛阳的百姓往幽州迁徙。幽州这两年大丰收,司空大人已在广阳郡,范阳军跟渔阳郡开垦了大量土地,足够安置洛阳的百姓。”
司马凝霜点了点头,知道邵明珠肯定有规划,语气中带着爱意说道:“夫君,您的计划很好。只是……百姓们会愿意离开洛阳吗?这里毕竟是他们的家。”
邵明珠苦笑一声,低声道:“陛下,如今洛阳已经没有粮食了,继续留在这里,大家只能饿死。臣会让人在城内张贴传单,告诉百姓们实情,并承诺在幽州妥善安置他们。只要百姓们相信臣,臣一定会带他们找到活路。”
司马凝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低声道:“明珠,你为百姓做了这么多,朕……朕真的很感激你。”
邵明珠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陛下,这是臣应该做的。臣只希望,能尽自己所能,保住这天下苍生。”
离开皇宫后,邵明珠立刻命人开始印制传单。传单上清晰地写着洛阳的现状,并号召百姓们响应侯爷的号召迁徙到幽州。传单的最后,还附上了邵明珠的亲笔承诺:“凡响应本侯迁徙者,幽州必有土地与房屋,人人有活路,家家有希望。”
第二天一早,洛阳城内的大街小巷便贴满了这些传单。百姓们围在传单前,议论纷纷。有人摇头叹息,不愿离开故土;有人则眼中燃起希望,决定跟随邵明珠寻找生路。
“侯爷说了,幽州有大量开垦的土地,咱们去了就有活路!”一名中年男子激动地说道。
“可是……咱们祖祖辈辈都住在洛阳,怎么能说走就走?”一名老者摇头叹息,眼中满是不舍。
“不走?不走就只能饿死!你没听说吗?城里已经有人开始吃人了!”另一名年轻人愤愤地说道。
就在百姓们议论纷纷时,邵明珠亲自走上街头,站在一处高台上,高声对百姓们说道:“乡亲们!洛阳已经没有粮食了,继续留在这里,大家只能饿死!如果你们相信我邵明珠,就往幽州迁徙!我向你们保证,到了幽州,人人都有土地,家家都有房屋!幽州刺史王浚大人已经在幽州各郡开垦好了土地,而且幽州这几年的年景非常好,只要到了那里,大家就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