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忙碌的洛阳城

司马邺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洛阳城的百姓呢?他们是否愿意随朕一同迁往蓟县?”

邵明珠沉吟片刻,回答道:“陛下,因为臣之前已经迁徙了一批百姓前往幽州,洛阳城剩下的百姓也大多愿意随行。臣已派人张贴告示,告知百姓迁都之事,并安排好了随行的路线和物资。不愿随行的百姓,臣也会妥善安置,确保他们的安全。”

司马邺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老师办事,朕放心。”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也是一片繁忙。街道上,车马络绎不绝,百姓们拖家带口,带着行李和家当,准备随朝廷一同迁往蓟县。商贩们忙着收拾店铺,将货物装箱,准备随行。城中的工匠、医者、学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也在为迁都做准备。

城门口,士兵们正在检查过往的行人和车辆,确保迁都的秩序和安全。城墙上,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这座即将被遗弃的古都送行。

侯府内,邵明珠也在为迁都做最后的准备,他接到信,慕容皝三天之后就到洛阳。他站在院中,指挥着家丁们将府中的物品装箱。赵灵儿、王芸熙和司马凝霜则在一旁帮忙,清点着府中的财物。

赵灵儿一边整理着手中的账册,一边对邵明珠说道:“夫君,府中的物品已经清点得差不多了,随时可以启程。”

邵明珠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辛苦你们了。迁都之事千头万绪,咱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王芸熙轻声安慰道:“侯爷不必太过忧心,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总能渡过难关的。”

司马凝霜则站在一旁,目光复杂地看着邵明珠。她虽然心中对邵明珠仍有怨气,但也明白迁都之事关系重大,不能因私废公。她轻声说道:“侯爷,迁都之事要紧,咱们还是先以大局为重吧。”

邵明珠听到司马凝霜的话,心中一阵感动。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激:“凝霜,多谢你的理解。”

就在这时,方杰伦匆匆跑了进来,语气急促:“侯爷,宫中来信,陛下召您即刻入宫商议迁都事宜!”

邵明珠闻言,立刻整理了一下衣冠,对赵灵儿等人说道:“你们继续准备,我去去就回。”说罢,便匆匆离开了侯府。

洛阳城的天空依旧阴沉,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在为这座古都的落幕增添几分悲凉。然而,在这片忙碌与混乱中,却也透着一股新的希望。迁都蓟县,意味着新的开始,意味着未来的无限可能。无论是皇宫中的贵人,还是街头的百姓,都在为这场大迁徙做着最后的准备,期待着在新的土地上,开启新的篇章。

东郡的官署内,王浚正坐在书房中,手中握着一封刚刚送到的密信。信是邵明珠亲笔所写,详细汇报了洛阳迁都的进展以及朝廷的动向。王浚读完信后,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色。他放下信,抚掌大笑,声音中充满了得意与欣慰:“好!好!子卿果然没有辜负老夫的期望!”

他站起身,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激动难平。邵明珠的信中提到,当今天子司马邺已决定迁都蓟县,而邵明珠本人也将随驾同行。这意味着,邵明珠跟王浚多年来的谋划终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他忍不住自言自语道:“老夫当年推荐子卿入朝为官,真是老夫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如今天子即将落入老夫手中,霸业何愁不兴?子卿啊子卿,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

王浚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掌控朝政、号令天下的那一天。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东郡的冬日虽冷,但他的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

“来人!”王浚突然高声喊道。

一名亲信侍卫立刻推门而入,恭敬地行礼:“大人有何吩咐?”

王浚转过身,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传令下去,全军整备,随时准备迎接天子驾临!另外,派人去洛阳,通知段文鸳和慕容皝,让他们务必做好接应准备,绝不可有半点闪失!”

侍卫领命而去,王浚则重新坐回书桌前,提笔给邵明珠回信。他的笔锋刚劲有力,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志在必得的霸气:“子卿贤侄,来信已悉,甚慰。天子迁都之事,乃天赐良机,吾等多年谋划,终将大成。汝在洛阳,务必稳住局势,确保天子顺利抵达东郡。待天子入吾彀中,霸业可期,天下可定!汝之功,吾必铭记于心,他日共享荣华!”

写完后,王浚将信仔细封好,交给心腹快马加鞭送往洛阳。他站在书房门口,望着远去的信使,心中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