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兄,切勿担忧,张昭等人的言论,虽合其私益,然于孙氏大族、忠贞之将、乃至黎民百姓,确无丝毫之利。吾将从此理出发,剖析利害,以明大义,必能保孙刘结盟顺遂无阻!”
鲁肃听到诸葛亮的回答,瞬间便大笑道:“甚好!甚好!”
......
当到达柴桑城王殿门前,路仁被卫兵卸去了所有的武备,然后便作为诸葛亮的随从,进入了会殿。
此时在会殿的主座上,孙权正端坐于王殿之上,展现出非凡的风姿。
虽然此时的孙权仅26岁,然而他却身着华服,头戴冕旒,眉宇间更是透出一种沉稳与睿智,展现出一位明君应有的风范。
会殿之内,文臣武将分列两旁,然而他们的眼神却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了来访的诸葛亮身上,犹如群狼环伺。
群臣们心中各有盘算,对于这位来自蜀汉的智者,他们既敬畏其才华,又担忧其来意。
此时,诸葛亮身后的路仁看向了会殿的暗处。
大殿的两旁正伫立着若干名白袍禁卫,这些白袍禁卫的目光极为冷漠,而且浑身上下透着身经百战的勇猛,就连身为异能者的路仁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实力强大。
会殿之内正暗流涌动,仿佛这里将会上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还没等诸葛亮开口说话,一位看起来气度不凡的臣子便踏出文臣之列。
他微笑的看了诸葛亮一眼,却在陈言奏请时流露出学者的风范与长者的睿智,言语平和却掷地有声!
“臣张昭,恳请吴侯深虑群臣之谏,早定明智之策,以防奸佞离间君臣之睦,使江东基业受损”
孙权听后,却是径直看向了诸葛亮,仿佛在说:你不是说客吗?来,你来说服他们。
诸葛亮看到孙权的眼神后也当即反应了过来,立即开始了他的表演。
【诸葛亮:吴侯,今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致使天下人臣共愤。若江东投诚,忠贞之臣必遭戮尽,唯余苟且之徒,俯首听命,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