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洛阳攻了下来,而根据薛仁贵那边的传信来看,洛阳的百姓虽然折损很多,可却也还有三十万户左右。
既然这个地方打了下来,那刘曜自然不愿放弃。
可他若是想要占据这个地方,其他诸侯定然不会轻易放过。
如此,便要找个由头,让诸侯互相攻伐,最后他出来收拾残局了。
而这玉玺便是一个导火索。
便是导火索的人选,刘曜也已想好。
那便是袁术。
袁术此人,志大才疏,见小利而忘义,若是他发现此方玉玺,定然不会轻易交出。
加上袁术麾下从开战到现在,几乎没有太大的折损,论兵力来说,除却他外,便是袁术最多。
如此情况,袁术便是最好的导火索。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刘曜这边筹谋之时,洛阳和孟津关的通道也被曹操打通。
马逵率领三万西凉军埋伏于洛阳和孟津关之间的险地处。
纵然曹操统帅能力惊人,麾下又有曹克让等猛将,可面对据险而守的马逵,依旧无法轻易通过。
足足拦下曹操半月时间后,马逵这才在曹克让带头冲锋下,生擒马逵,打通前往洛阳的通道。
曹操心知这个时间董卓早已不在洛阳,于是紧赶慢赶,朝着潼关赶去。
途中,曹操也看到了西凉军跟薛仁贵大战的痕迹。
曹操顾不得思索其他,带着诸侯联军,一路上直奔潼关而去。
只是,这个时候,李世民等人早已进入潼关,面对这座雄关,曹操有心攻伐,可诸侯却是不愿,以大军久战疲惫,急需休整为由,拒绝曹操攻打潼关的计划。
无奈之下,曹操只能在潼关外十里地安营扎寨,同时传信给刘曜,让刘曜率军前来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