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我本不想装逼,直到怀庆来了

“云鹿书院因此被仁宗厌恶,认为云鹿书院不利于皇权统治,所以程晦组建了国子监,朝廷自己培养人才。”

“儒家的衰落,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李长安指着一块石碑说道,“这就是那位程亚圣的墨宝?”

仗义死节报君恩,流芳百世万古名——程晦。

赵守叹气道,“没错。我观李兄文章,虽然也是辅助帝王,但是却自成一格,完全不迎合帝王。”

李长安心道,那得看是谁写的。

诸葛武侯两辈子都是大权臣,第一世刘阿斗是甩手掌柜,第二世李长安敢于放手,诸葛武侯当然不用迎合帝王。

“帝王胸怀天下,不为私心蝇营狗苟,自然无需儒家迎合,如果儒家之人迎合帝王,那么儒家的脊梁骨也就断了。”

李长安简单的几句话,却让赵守大感赞同,“难怪李兄年纪轻轻就能突破君子境,果然是见识高远!”

魏渊则是掏了掏耳朵,这些年他没少被这些儒士骂,对于李长安这样的话他早就预料到了,毕竟他可是个心中不敬皇权的人。

赵守继续说道,“程晦潜心研究经典,历时十三年,创造出了一套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体系,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要遵循理,理是世界本质,是最正确的事情,万物遵循理,才能蓬勃发展……”

李长安直接打断道,“万事万物都要辩证看待,没有永远正确的事情,这套理论根子上就错了。”

“辩证……”赵守和魏渊陷入了沉默。

赵守突然对门外的学子说道,“去,将四位大儒和杰出的书院学子都叫过来!”

赵院长有一种预感,李长安的观点,可能会惊世骇俗,书院中的大儒和学子们,也许会深受启发,提出能和程晦对抗的观点。

死对头国子监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可是将云鹿书院压得两百年抬不起头。而现在,单单这辩证两字,就让赵守看到了希望。

趁着人还没齐,赵守继续说道,“程晦为圣人典籍做注,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矩。读书人都遵循这一套规矩,就永远不会出错,符合天地规律。”

“这套规矩将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大义舍生,为保节赴死。”

李长安知道,这套理论一出来,儒门的脊梁骨就彻底断掉了。

“哎……我皓首穷经十几年,试图反驳这句话,创立一套更正确的理念,但是始终不得其门……”

接着,赵守开始对着李长安讲述这么多年的心得,显然他是希望李长安能加入他的阵营。

与此同时,大殿外面,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学子,四位大儒也先后进入了大殿。

这些人都恭敬的听着赵守的讲述,平时听赵院长讲课的机会并不多,这个机会也是非常难得。

正在赵守房中等待的怀庆,听到了书院中的响动,于是问道,“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

侍卫答道,“赵院长正在大殿中讲道,据说将这些年的心得都讲给了李长安听……”

怀庆连忙道,“去大殿后面,本宫也要听!”

听大儒讲道的机会并不多,这种机会怀庆当然不会错过。

赵守讲的唾沫横飞,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李长安也不禁佩服这些大儒的耐心和治学态度。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程晦皓首穷经得到了理念,赵守继续在典籍中翻找,能超越程晦的可能性基本不大。

“这块空白石碑放在这里,十几年来,我确却是无从下笔啊!”

赵守指着一块空白石碑,幽幽叹道。

就当李长安打算听一听就离开的时候,突然感受到了怀庆的气机出现在大殿后堂。

刚刚抬起的脚步,突然又放下了。

对于怀庆这样的女人,给她的震撼只嫌不足,不会嫌多。

能够见到怀庆的机会并不多,于是李长安改变了主意,是时候给这个女人一点刺激的了。

“赵院长认为,这么多学子穷其一生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学好文武艺,活于帝王家?

忠君报国或者名留青史,真的是读书人的毕生追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