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夜火惊魂,邙山秋狩。

晋乱 云中燕 3623 字 14天前

第208章 夜火惊魂,邙山秋狩。

武帝思念皇孙司马遹,便夜宣皇孙西暖阁伴寝,谢玖虽为才人,毕竟也是官家出身,她怎会不知道要想在深宫之中能有一席之地,当凭子贵的道理?自然满口答应:“遹儿当好生伺候皇爷爷。”五岁的孩子哪知这些?倒是第一个关心他娘,竟也如大人般回答的干脆:“娘,你且照顾好自己。”

武帝见皇孙来,欢喜不得,更是宠爱有加,爷孙两人竟至三更时分还在嬉闹。所谓天伦之乐,不过如此,无论农夫走卒或者帝王。只是帝王多被权利所害,难如百姓般那么轻松。

“铛铛铛!”正在爷孙嬉闹之时,洛阳宫城东北角的永巷突然腾起火光,值夜的铜驼卫猛敲警钟。铛铛声惊到了西暖阁里正在嬉闹的爷孙二人:“何事惊扰朕的皇孙?”老皇帝掀开五色鲛绡帐时,却看见五岁的皇孙司马遹赤着脚跑去窗前,杏黄寝衣的系带拖在地上,";皇爷爷!";孩子忽又折回扑到武帝膝前,小手紧紧攥住赭黄袍角,一脸惊恐,";外头有鬼火在跳!";

武帝抚着白须大笑,腰间玉佩随着起身动作叮当作响:";朕十三岁随宣皇帝伐蜀时,见的真刀真枪比这火光吓人多了。";说着便要往观景楼去以观究竟,那是宫中唯一能俯瞰永巷的三层木楼。

";不能去!";司马遹见武帝欲要出门,却是忽的收了惊恐之色,稍一沉思,竟张开双臂拦在门前,稚嫩嗓音在雨夜里显得格外清亮,";张太傅说过,暗夜乱局最易藏刺客!";他指的是太子太傅张华,前日刚教过他《韩非子》的";备患篇";。

老宦官常融举着青铜灯进来,火光映出武帝眉间三道深纹:";皇孙这是何意?";

";孙儿昨夜读《汉书》,看到汉文帝夜巡细柳营的故事。";司马遹仰起小脸,眼瞳被远处火光映得发亮,";周亚夫说';天子不能夜闯军营';,皇爷爷是社稷之主,岂能让自己处于险地?";

此话却是讲的出乎武帝之料,扶着沉香木门框的手突然顿住:“皇孙竟能虑到这一层,真乃奇儿也。”永巷方向忽的传来兵甲碰撞声,羽林卫中郎将司马雅正在高喊:";取水龙!快拆东厢隔断!";老皇帝低头看着只到他腰间的孩子,恍惚看见六十年前在司马懿书房背《战国策》的自己,不,那时的自己不如眼前的皇孙!

";依你之见,朕当如何?";武帝故意沉下脸。

司马遹踮脚拽下武帝腰间玉璜,转身塞给常融:";请常公公速去传令:所有救火人必须解甲卸刀,持水桶者右臂系白巾。";又扯下自己寝衣上的杏黄丝带,";用这个做令符!";

安排干净利索,清楚明白。

常融望向武帝,见老皇帝微微颔首,才捧着丝带冒雨奔出。暗夜里,那道杏黄丝带在灯笼映照下忽明忽暗,宛如流星划过宫墙,在武帝看来,却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将能带给司马氏安稳。

不时火熄,皇宫复归平静,此时常融前来复命:“果如广陵王所言,慌乱之中,确有可疑之人,目前已押廷尉审讯。”

武帝听了,不觉又称奇:“果不出皇孙所虑。”说话间,常融看到武帝眼中不仅仅只有疼爱,更有了一层深意。

次晨雪霁,太极殿檐角的铜铃坠着冰凌。武帝却是因了昨夜司马遹作为,不舍得放回芳林苑,爷孙便就踏雪嬉戏。正好临近腊祭,当武帝牵着司马遹走过复道之时,忽然听见西苑传来猪叫。原是光禄勋今日要宰百头肥猪准备腊祭之礼,临时圈在废弃的暴室院里待杀。

";这些彘(猪)养得倒壮实。";武帝指着其中一头黑毛猪,那畜生正用獠牙拱着石槽。随行的廷尉傅祗忙接话:";都是按《礼记·月令》用官仓陈谷喂养的,吃的好,故而肥壮。";

司马遹松开武帝的手,扒着木栏数猪蹄印。冰面上残留的糠渣沾在他锦靴上,像撒了一把金屑。然,看了少许会,司马遹却是蹙起眉头,似有所思。

";孙儿在想什么?";司马遹眉头蹙起,如何能逃过帝王眼睛?

";这些猪吃的是不是去年江南遭水灾时,皇爷爷下令减膳省下的官粮?";司马遹仰头问傅祗,老臣点头:“所以肥壮。”司马遹见确是如此,不由突然跺脚:";暴殄天物!";

众人闻言皆惊:这孩子昨日刚受封广陵王,今日竟在御前失仪。

皆都惊恐看向司马炎。

";《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司马遹却拽起武帝衣袖往猪圈里指,";可这些猪吃得比羽林卫还好!孙儿听张太傅说,并州将士还在啃掺麸皮的胡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傅祗的貂裘领子上落了片雪花,赶紧出面挡箭:";腊祭乃祖宗成法...";

";成法也要变通!";司马遹突然背诵起《盐铁论》的句子,";';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是皇爷爷上月教我的!";

武帝白眉一挑,转身问光禄卿:";现存多少头祭猪?";

";回禀陛下,按礼制备了三百头。";

";留五十头够不够祖宗享用?";老皇帝突然抓起司马遹的小手按在猪栏上,";剩下的全宰了,明日送往北军大营。";

雪地里呼啦啦跪倒一片。傅祗的膝盖压碎冰壳,发出清脆响声:";陛下,这...这于礼制不合啊!";

";礼是人定的。";武帝大笑,震落松枝积雪,";当年汉高祖用狗肉祭天,不也得了天下?传旨:今日犒军之猪,皆以皇孙遹的名义送去!";

当夜尚书台值房,傅祗将朱笔搁在青玉笔山上,对烛火长叹:";五岁稚童竟知体恤将士,此真社稷之福。";

“此话尚早!”屏风后忽的转出一人,竟是太子太傅张华。他袖中揣着半张司马遹白日写的《劝农诏》草稿,墨迹未干:";廷尉可知今早北军的情形?";

傅祗摇头。张华从怀中掏出份奏报:";今日未时三刻,北军中侯王彰快马呈报——五百将士对着皇孙送来的猪肉叩首,高呼';愿为广陵王效死';。";

烛花爆响,惊飞窗外栖雀。傅祗的朱笔滚落在地,在青砖上划出赤痕:";这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