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策略的博弈

楚君轶事 月光映水 2166 字 11天前

楚君明白,于江涛目前的想法已经进入到自己预设的步骤中,他说:“于书记,我会尽快把方案拿出来。修路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不小。乡党委、乡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你看,乡党委是不是能牵头成立一个修路的领导小组,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各村。我拿着这个文件到三个村去做村民工作也更有说服力。”

楚君这一番话说得于江涛心花怒放,眉开眼笑。现在手底下就缺像楚君这样能干事、会办事的帮手。于江涛用笔轻轻敲击着桌面,赞许道:“好,楚乡长,你这想法很有战略眼光,极具前瞻性。成立领导小组确实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修路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楚君再添一把柴。说:“只要乡党委支持修路,我向你保证,绝对不会出现村民再到乡政府门口静坐上访的事件。”

于江涛点头,沉思片刻,他拿起电话:“沙吾提书记吗?你过来一下。”接着又拨了一个电话号码:“来一下。”

不一会儿,沙吾提书记和玉苏甫陆续走进办公室。两人看到楚君也在,便知是有要事商议,便规矩地坐在两侧的沙发上。

于江涛对沙吾提说:“沙吾提书记,昨天乌拉台村部分村民在乡政府门口静坐。事情的来龙去脉想必你已经知道了。山口村那条山路必须修,而且必须在乡党委的领导下进行。我想由乡党委、乡政府成立山口村修路领导小组,由你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话音未落,沙吾提的脸上已经露出难色,连忙摆手说:“于书记,我五十多岁的人了,上山都费劲,还领导修路?我这边还有一大摊事情——党建、财务办、党政办、街道办、整风、场镇卫生……实在分身乏术啊。”

于江涛抬手制止了他的讲话:“沙吾提书记,你只是领导小组的组长,并不是让你具体做事,具体的事情就由年轻人去做。你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了。你的经验和威望,是领导小组不可或缺的。”

楚君也连忙补充道:“沙吾提书记,您放心,我们不会让您亲力亲为。您只需要在关键问题上把关,协调各方关系。剩下的工作,我们年轻人来做。”

沙吾提听了这话,脸上稍显轻松,但仍有些犹豫:“我还是怕力不从心,辜负了于书记和大家的期望。”

于江涛见状,语气温和地说:“沙吾提书记,乡党委对你的能力有信心。你经验丰富,威望高,由你牵头,村民们也会更放心。我们会全力支持你,绝不让你孤军奋战。”

话已至此,沙吾提书记只能点头同意了。

在亚尔乡,党委和政府的分工没有像县政府那样清晰明确,但让一个管党务的副书记去管理具体的乡政府事务,确实令人意外。然而,于江涛这样安排,自有他的深意。他必须把尕依提和杨益民排除在修路修道领导小组之外,绝不能让他们染指修路的事情。

修桥补路是造福当代、造福子孙的千秋功业,也是扬名立万、千古流芳的绝佳时机,更是在村民中树立威信、人品和德行的最好机会。根据年初县里的工作安排,亚尔乡预计在10月中旬召开党代会,这是一次换届大会,选举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因此会议极其重要。紧接着,预计在12月中旬召开人代会,同样是一次换届大会,选举乡长、副乡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楚君在那三个村的威望与地位已然坚如磐石,无人能够撼动。然而,对于他未来的发展轨迹,谁也无法精准预判。毕竟,楚君刚刚获得提拔,按照常理,再次晋升还需经历一段漫长的沉淀期。至少在目前来看,他绝无可能对于江涛的现有地位构成任何实质性威胁。

但尕依提和杨益民的情况则大为不同。倘若让他们跻身修路领导小组,凭借他们在乡里盘根错节的深厚根基与广泛人脉,极有可能将修路工程异化为捞取政治资本与个人私利的工具。于江涛心知肚明,一旦被这二人插手,原本利乡、利村、利民的修路善举,很可能会沦为他们攫取政治资本的契机。要知道,乡人大代表、党代表四分之三的名额都分散在各村各组,领导修路无疑是他们争取选票的绝佳契机。于江涛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想到这一点,于江涛郑重嘱托道:“楚乡长,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就由你担任,修路的具体事务我就拜托你了。修路不仅仅是修一条路,更是我们对村民们的承诺,是亚尔乡的未来。在修路工作中有什么问题,你可请示沙吾提副书记或者请示我。”

楚君感受到于江涛话语中的分量,深知这份信任背后的责任。他挺直了腰板,说:“于书记,请你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我会严格按照乡党委的要求,把工作做实,确保修路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