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掏粪”小队

虽然在部落看来现在的出生率和婴儿存活率很高,可对于熊洪来说,只要有族人死去,他就很是难受,更别提这种难产,对于产妇也有更大威胁的情况存在。他已经让熊姜等人在研究,如何助产的方法,就为了减轻这种情况的发生。

“石雪的月子已经结束,孩子由部落的熊枝他们统一照顾,许多产妇像石雪一样,都已回归工作。”熊巫这个冬天过得十分惬意,显得神采奕奕,因为他的配偶也有了身孕,“不过我已经安排下去,他们每天只需工作半天,其余时间多陪伴孩子。”

“嗯,不过他们可能闲不住。”熊洪点头表示理解,不打算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讨论,“现在部落农耕的准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都按照计划进行,熊木熊山那边已经铸造了200多个铁犁,加上现有的,大约有600副。”熊巫拿出一卷竹简,上面记录着用毛笔书写的文字,“种子也已准备就绪,只要土地翻好,就可以播种。”

“上个月从牛马谷、芦苇原收到的消息,到这个月底,我们能增加100头野牛和200头野马等牲口,这样算起来,牲口数量是足够的。”

“嗯,那些会使用这些工具和牲口的族人,他们学得怎么样了?”

熊部落在前两年的耕地过程中发现,有经验和无经验的族人在耕地速度和质量上存在显着差异。有经验的族人,两人一牛加一副犁的组合,每天能耕种3-4亩地;而不熟练或初学者则减半。

为此,熊洪等人特意在每年冬季和除夕之后,利用围墙附近的土地,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提升族人的耕地技巧。虽然这些技巧的提升短期内看不出明显效果,但熊洪和熊巫知道,去年能够迅速在耕种期结束前开发出土地,这种培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已有300多队族人接受过这种培训,这些队伍只要工具和牲口到位,就能立即下地犁地、起垄。”熊石高兴地说,“另外,按照去年集议的约定,各居住点也会派一部分人来协助开垦土地,大约能有100多人。”

考虑到各居住点没有条件和技术照顾牲口,熊部落担心牲口体质下降,因此将耕牛、驴子、马匹等主要拉犁力量集中放在芦苇原和熊山山坡过冬,只在本部保留了几十头。

尽管各居住点有一些铁犁或石犁,但缺乏耕牛,所以等冬天结束时,部落还需将芦苇原带来的耕牛送往各居住点。这段时间,这些居住点除了清理土地,其他工作也难以开展。因此,可以调动一些人手到本部协助耕地。

“好,今年就看你们的了,四万亩土地可不是轻松的事。到时候,其他工作都可以停下来,全力支持你们春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