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兴安岭四大绺子

“这么多?”

“嗯。这绺子一多,难免乱。后来就慢慢定了个规矩,叫四梁八柱。不过在吉省南部和辽省,四梁八柱是十二个人,咱们这儿,就是八个人。”

“哪八个?”

“里四梁,翻跺、炮头、粮台、水香;外四梁,秧子房、花舌子、插千的、字匠……”

夜已深了。

许多往事,都已消散在岁月的长河里。

当年,刘三炮身为里四梁的“炮头”,地位虽不及“翻跺”,却是掌握着枪炮实力的二当家。

他不仅本领高强,那一手神枪绝技让弟兄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人更是公平仗义,对待手下的兄弟一视同仁,从不偏袒。在几百名弟兄里面威望极高,只要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后来,抗联专门派人拜山,来到雪豹盟。他们言辞恳切,晓以民族大义,讲述着国家正面临的生死存亡,劝雪豹盟加入抗日阵营,为保卫家园、抗击外敌贡献力量。

而与此同时,日伪政府也嗅到了雪豹盟的势力,妄图将其拉拢为己用,派人上山,许以高官厚禄、金银财宝。

这一来二去,雪豹盟内部逐渐起了争执,兄弟们分成了两派。

跟随刘三炮的一派,被抗联的爱国情怀所打动,认为应当挺身而出,抵御外敌;

而刀麻子为首的另一派,却被日伪政府的糖衣炮弹所迷惑,或是贪恋那一时的富贵,或是畏惧日伪的势力,主张静观时局,再做决断。

“说白了,就是想当墙头草!”

刘三炮讲到这里,狠狠地叹了口气,“其实在那个年代,多少人都想当墙头草,也不只是他们……没办法,看不到头啊,谁也不知道好日子什么时候才会来,万一到死都见不着呢?想保存实力,静观其变,这个想法,我也不怪他们……”

林川沉默着。

他没有经历那个年代,只知道那个年代难,很难,特别难,可究竟有多难,没有亲历过,仅凭想象,又怎能有切身的体会……

那是华夏民族最黑暗、最危险的时刻,那些只有一二十岁的年轻人,究竟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让他们如此坚定地相信,曙光就在前方?

“我真的不怪他们……”

刘三炮红了眼圈,“当初鬼子围剿,好多人都怕,谁不怕啊,我也不是铁打的,我心里也怕……可是怕就投降吗?那他娘的是狗日的畜生!没有退路啦,不拼就是死……我的弟兄被炮弹炸断了腿,我抱着他半截身子,肠子流出来,我两只手满地划拉,兜不起来啊,他在我怀里说了一句话,就断了气……你知道他说什么吗?”

“他说……娘啊,俺没给老王家祖宗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