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悄然铺满了天际,两人依旧沉浸在深邃的讨论之中,未曾察觉时光的悄然流逝。
杜如晦轻轻瞥向窗外那抹深沉的暗蓝,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与关切:
“殿下,您勤勉不怠,实乃国之幸事。但此刻夜色已深,星辰点点,正是休憩之时,还请殿下保重龙体。”
李承乾闻言,从繁复的思绪中抽离,抬头望向窗外那无边的夜色,
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仿佛才意识到时光的匆匆。
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歉意与坚决:
“竟已如此夜深,真是未曾察觉。老师,您年事已高,更需保重,还是先回府安歇吧。
至于这些事务,我再细细琢磨一番,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杜如晦听后,眉头微蹙,随即步履坚定地走到案前,轻轻将摊开的地图卷起,
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殿下,我等虽身在繁华长安,却需时刻铭记即将踏上治灾之路的艰辛。
彼时,昼夜兼程,休憩之时甚少。故而,此刻在长安的每一刻安宁,都当倍加珍惜,养精蓄锐,以备不时之需。”
言罢,杜如晦的目光中满是期许与教诲,仿佛是在无声地告诉李承乾,
身为储君,更需懂得平衡勤勉与休憩之道,方能成就一番伟业。
李承乾望着老师那坚毅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默默点头,应允了这份来自长辈的关爱与智慧。
接下来的几日,长安城内忙碌而有序。
李承乾与杜如晦置身于堆积如山的救灾物资中,
周围是匆匆穿梭的官吏与忙碌的民夫。
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照在一张张专注的脸上。
他们俯身细看地图,手指沿着蜿蜒的路线滑动,时而低声讨论,时而眉头紧锁。
李承乾手持朱笔,在标有重灾区的位置重重一点,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