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择贤良,册封新后,岂不简单?又何来难解之说?”
李世民未曾料到长孙皇后会如此言语,心头火起,不由自主地松开了紧握她的手,
怒声道:“胡闹!此番你必须随朕回宫,不容分说!”
长孙皇后瞧着李世民那一脸怒容,嘴角却勾起一抹浅笑,戏谑道:
“哟,陛下这是要给臣妾颁发圣旨了?倘若臣妾不接旨,莫非也要如夜儿那般,领受陛下的责罚不成?”
言罢,她眸光流转,似是在静待李世民的反应。
李世民闻言,恍若从梦中惊醒,语气瞬间柔和了几分,带着几分哄劝的意味:
“观音婢,朕知晓你心里还因夜儿之事对朕有所不满。
但朕已妥善处理,夜儿亦未曾责怪于朕,这不正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吗?”
长孙皇后面色一沉,声音清冷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皆大欢喜?那不过是夜儿深明大义罢了。
你贵为君王,他身为臣子,他又能如何?只不过自己受气承担而已。
他是给你面子,可是这事我这个做娘的不能不给我儿子出气!”
李世民无奈地坐到了椅子上,眉宇间满是困惑与不解,他轻声叹道:
“观音婢,往昔你总是那般明理识体,何以今日竟变得如此模样?
此刻的你,与那凡尘中的普通妇人又有何异呢?”
长孙皇后闻言,眼神坚定,毫不退缩地回应道:“我本就是一介平凡妇人,心中所系,唯有吾儿。
我为儿出头,但求心安,并无半点悔意。至于不回宫之事,我亦有我的考量。
你可知夜儿医术超群,他曾言我因多次孕育子嗣,身体已大伤元气,亟需精心调养,不可再为琐事所累。”
长孙皇后边说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却透着无比的坚决:
“不然我活不了多久,我不能这么早死,我还要活着看着我的夜儿生子,看着他子孙满堂。
想象着那一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坐在花园的藤椅上,
膝下围绕着他的孩子们,欢声笑语,那该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况且,除了夜儿,我还有承乾、泰儿、丽质这几个我心头所系的骨肉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