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立一屁股呆坐在地上,爷实在是太牛逼了。
出口成诗。
落笔也成诗。
虽然没有三响、四响,但是鸣国之后还能立马接着天音二响的贯府诗词,足以称为文道‘小圣人’了。
周绮罗也呆呆地看着这一幕。
宁公子这是写了什么?竟然感天动地了。
是送给自己的吗?
她的心,此刻如小鹿般怦怦乱撞。
……
与此同时。
永安州内的几大书院的文钟,又一次响彻起来,惊的那些留守书院的学士头皮发麻。
他们连续守在文钟阁中,已经数不清文钟这是响了多少次了。
总之……文钟表面都已经有了裂痕。
再来几下,可能文钟就要爆炸。
各大书院中。
夫子带着学士们,早就准备好了笔墨,随时准备抄录下来感悟。
但很快,这些夫子和学士就呆愣住了。
“没有显化文字,这是大儒有真迹留下。”
“哎,太可惜了!”
“如果是诵读出来的,我们也能够沾光啊,这是永安州万千学士之福啊!”
众夫子跟学士失落无比。
本以为又可以捡漏。
没想到永安州的这位大儒,竟然选择的是书写下来,以真迹的形式留存。
这就导致他们想感悟都做不到。
除非观摩真迹。
效果更加一级棒!
……
宁浩的这首《相思》写完之后,迅速题名,同时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样可以压制异象。
这样一来,只有他希望让诗词爆发异象,这诗词才能爆发异象。
也就是说,现在只有天音二响,证明有贯府佳作诞生,但却没有天地异象的产生,因为被宁浩留下了名字,有他的意志在里面。
可惜他还没有刻录代表他的文人章子,不然还可以跟诗词中的才气建立感知。
这样一来的话,谁动用他的真迹,他也能感知的到。
关键时刻,还能化成儒术护体,他也能够察觉危险,可借用文印,直接隔空杀敌。
这是宁浩从文道真解上学到的知识。
花里胡哨的,但特别顶用。
宁浩决定去京城之后,也要刻印一个专属于他的文印。
听说文印要加上文位身份。
比如书院圣院的读书人,就是‘仁者宁浩’,如果将来提升文位,文印也会随着更新,彰显读书人高贵的身份。
甚至,如果学士有贯府鸣州的佳作,圣院还会特赐圣印,在文位上加上相应的身份。
以他为例,就是:‘贯府鸣府鸣国传世天骄仁者宁浩。’
当然,如果还要再加上悬镜司的身份,宁浩猜测可能就是:‘贯府鸣府鸣国传世天骄兼悬镜司天刑使仁者宁浩。’
如果是朝廷官员,文印刻的就是官位,比如他以后成知府大人了,文印就是‘知府宁浩’。
皇室子弟又不一样,皇子则是带排序的,比如大皇子的文印是‘大皇子某某,二皇子则是‘二皇子某某’。
当然大禹皇帝的玉玺则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没有名字,因为……全天下仅此一个。
——————
【大章!求催更~求打赏~】
【拜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