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巴达维亚,一座华人移民城市

巴达维亚城可以说就是由华人承包商和华人劳工帮荷兰人建起来的。

这种情况跟马尼拉的建设如出一辙。

但与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不同,残暴的科恩反而对华人情有独钟,

采取了尽可能吸引大量华人与荷兰人移民巴城的政策。

1620年以后,来自中国的大帆船开始运来移民劳工,巴城建设得以开始,

而吸引荷兰自由民的移民计划却终成泡影。

这使科恩不得不开始更加倚重华人。

科恩总督对华人的能力看得很明白,华人可以带来大量中国商船,带来繁荣的贸易。

而且,印尼本地的华人控制了胡椒贸易的渠道,荷兰人必须依靠华人来扩张贸易。

同时,大量能吃苦、能干活的华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发殖民地的主要劳动力。

荷兰人想尽方法从万丹苏丹国以及爪哇各地招揽华人,

长期从事中国胡椒贸易的华商陆续被吸引到了巴达维亚,

他们充当了荷兰人的承包商和包税人,负责从中国招募前来建城的劳工和手艺人,

并且还为巴达维亚的房屋和城墙建设提供砖瓦和木料,

同时参与建设的工人也有大批华人。

巴达维亚城市的主要建设工程,如运河的挖掘、城墙与房屋的建造,

全部由着名的华人承包商杨昆和潘明岩等承包和实施。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确立巴达维亚为公司总部的最初年代里,

华人移民劳工反而成为第一批真正定居巴城的移民。

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许多人获得能自立的足够资产以后,便决定留下来。

他们还与被送到巴城作奴隶的印尼当地的巴厘女子通婚。

而荷兰自由民一旦赚了些钱,便携家眷回国,这些人并非安家落户者。

1619年10月,也即巴城开埠后不久,科恩任命他的密友苏鸣岗为华人市民的首领,

即甲必丹,要他处理其同胞的所有内部事务。

甲必丹是荷兰殖民当局委任的华人领袖,并不是华人群体推举的。

与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