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教育苗苗:“宝啊,咱以后可不好这样 你要是掉里头出不来,姑姥可就再也看不着你了。”
“不能,掉进去我再爬出来。”
“哎呀我的宝啊,那里头你知道多深啊,你这个豆丁大小,掉进去连个头都不露,还怎么爬上来?”
小孩子不知道害怕,对危险的存在真的是一无所知。
等着石头跟大姑父回来,知道了这个事儿,石头第一感觉不是这个坑坑多危险,而是自己闺女居然吃这套,只要有人激她,她就上钩,这怎么这么没心眼。
人家都说爹熊熊一个,娘熊熊一窝。
不会真是随着她妈那个脾气性格了吧?
这以后自己得好好教,不聪明不要紧 不聪明还容易被人当枪使,那才要命呢!
大姑父也是感叹,家里头出了这个傻丫头。
“出去要紧好好看着,这阵儿一家就一个,都拿着要进了。”
大姑父感叹:“不是嫩小时候那阵儿了,一家好几个,不上心。”
前几年格外的,八几年的时候,那生孩子的,都得躲着生,要个儿不容易,都拿着孩子当个宝。
自己家,他没有那重男轻女的想法,男女都一样。
晚上回了家,于玲把这事儿跟老太太学了一遍。
“奶,你说咱苗苗是不是太没有心眼了?”
“哪有你这号当妈的。她一个孩子,知道什么?哪就那么些心眼。”
跟苗苗一起的孩子,估计数着自己家这个小,哪能跟人家大孩子去比较?
一天天的不盼着点好。
正月初三走娘家 ,于玲是真不想回去,老太太劝她,“那是个娘家门,你还真能断亲了?你爸上年不好,你都去了,大过年的不回去,再叫人说你不好。”
旁人家可不管那是不是后妈后爹的。
农村七大姑八大姨的嘴,那是一个把门的都没有,专挑人家的痒处和痛处说闲话。
不管你有理没理,到他们嘴里,哪就没点好话。
孙媳妇不容易,但是旁人不知道啊。
一年就那么那么几回。平常日子不回就不回了,大过年的再不回,真的说不过去。
石头开车,一家三口去了。
“大姐大姐夫?过年好,过年好!”
刚到门口,就看着程程出来了。
别说,这出去了看着人就是不一样了,精神不少。
可能是年前收拾了,剃的板寸,精神小伙。
身上穿着一件立领的夹棉袄,板板整整的,一条牛仔裤。
一看收拾的,特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