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难以抉择

凡儒 东弘 1527 字 23天前

也正是自那时开始,姚名成内心深处被人栽种下了一枚小小的崇岳种子。

至于最初在家中,面对王略咄咄逼人的质问声,他只不过是看不惯其强硬态度,因此不断反驳。

而非真的对岳武穆毫无敬意。

扪心自问,能做岳武穆的孙儿,的确是多少人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他承认。

所以啊……在那日道观殿内,梅先生说的话,外加王略之前发出的道道质问声,也就成了理智用来禁锢他的枷锁。

要说感情,他对岳武穆,岳应祥这两个从天上莫名其妙掉下来的祖父,父亲。

当然没有任何亲情可言了,惟有敬意,尊敬他们作为大宋朝廷里少有的脊梁存在,曾经为这个国家付出的热血头颅。

王略有句话说的对,无论他现在能不能接受,愿不愿意承认岳家子孙这个身份。

他的身体里面,自始至终流淌着的都是岳家血脉,同时也是那群“背嵬之士”在未来当之无愧的少年统领。

倘若说的再煽情再感人一点,就像王略说的那样,他身体里流淌着的血脉……

绝不仅仅是身为岳家子孙的荣耀,更是责任,是对北境沦陷二十三路,四十余州“汉儿”百姓的责任。

是对岳家一十二军过去万千战死冤魂,及其背后,时刻盼望儿孙归来老妪的责任。

尽管他与这些人从未谋面,但他们却是实打实地与自己亲生父亲,亲生祖父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

面对此等如山之责,但凡他稍微有点男儿气概,有点男儿血性,都无法做到视若无睹。

担不担的起来是一回事,愿不愿意担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以死相逼?逼迫梅先生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毁去前程?

还是说坚持与他们作对到底,宁愿死也不肯去接过背上这座如山重责?

姚名成他要真干得出来这种事,岂不说明当初蹲坐在小茶摊前,听着武穆传奇,心生无边壮志的那位少年……

如今早已成了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真懦夫,真小人?

还要连累他那可怜父亲,可怜祖父,为国为民奉献一生,抛头颅,洒热血,任谁看了不得夸赞几声的大英雄……

小主,

到头来,竟因自己儿孙的怯懦不成器,而去受人唾骂,承受那般无妄之灾。

难啊!要李易清还是要责任?

问题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是人心头触手可及的感情,与心底深不可测的血性,壮志之间的矛盾。

理性与感性之间,理智与冲动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表面而已。

远在江兴路百里开外的处州之地,脏乱无比的街巷口位置,有个中年汉子支起来的汤面小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