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都是生意惹的祸

浔镇经过这半年的恢复,相比战前的繁华虽大不如前,却也因为丰饶的丝业重新发展起来。东元布行托新周快船送往松江码头的一批绢绸已经是浔镇战后最大宗的一笔生意。

一城遭屠灭,怨怅满人间。屠城、屠杀灭绝人性,没有人道。对于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很持久。有人说这是亡灵们不愿意看到重新热闹的街市。人气没了,打断了城镇的商业根基。那些城镇商区需要时光重新接续气运,短时间毕竟做不到像从前的。历史上曾经的扬城十日,至今令江北明珠蒙尘,再不复大唐盛况。在漫长历史中似乎找不见这么一个文明,能够不被打断的持续发展。

浔镇是幸运的,因为太平天国需要丝业支撑新政府的财政。大丝行、大商人虽然遭受巨大损失,被抢光了。浔镇终归没有断了根基,一直都保持着丝业生机搏动。作为历任地方官府,清廷也好,太平天国也好,深知丝业在于帝国收入中的重要作用。

有人问:为什么丝绸之路不以其他中国特产的名称来命名?倒也有其他的名称,比如滇藏的茶马古道,以茶命名。“丝绸之路”以丝绸命名,注定了丝绸在奢侈品历史上的地位是超然脱俗的。西方王室、贵族们追捧的云彩锦缎,丝般柔滑……各种极致的语言多不胜数。瓷器、茶这些东方产品没有享受到丝绸同一档的尊崇位置。对于西方世界来说,贵族们才有资格享受丝绸。他们购买高价丝绸满足自己无法抑制的欲望。正如同现在某些人为了标榜自己一流的财富和地位,用驴牌产品填充满自己的柜子。看到摆放满满当当的驴牌,心态就是这么爆裂。

富商们没有创造财富。他们提供了安全这个产品,把丝绸带到了西方贵族们的世界。胡商得到了运送货物百倍的利润。商人能不能创造价值?但他们肯定赢得了财富,他们肯定都是一流讲故事的能手。他们成功编织了一个财富的传奇故事:从东方世界经历千难万险搬运而来的珍宝,在胡商手中被包装成为了最顶级的奢侈品。这是一个骆驼队的终极秘密:十两的售价变成一百两。没有比这样的冒险更令人心潮澎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远龙可没有什么物是人非,伤春悲秋的想法。浔镇再怎样破落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他到浔镇搞钱来的,赶紧的,把小黄书卖脱手。该拿的银子不少就对了。

其他事情那就是新生意了?要么我们聊聊下一本抄哪位先生的大作?《金瓶大法》就算了,这劳什子太长了!至于什么《红楼大法》你们是认真的吗?这生意绝对不接。怎么还不让人做印刷版?这肯定不算小黄书。当朝大老板都没好意思禁的书,怎么能算小黄书的。你们爱看赶紧去排版印刷吧。大凡我有钱,我也买一本回家躺着看。

赵远龙收了银子,接了本新书。他感觉自己还需要拯救一下人生。问:“刘兄台,有没有戒鸦片的方子?”

翻了几页书的二代小混子:“嚯!你还想着要戒鸦片呢?鄂省流传一个方子,据说专攻鸦片瘾。不过我也没有拿到。我家老爷子延请名医要给大伯治烟瘾。我若是得了方子借你看看。有了方子那书价钱可要减半呐!”

“哎呦,只要能戒除烟瘾,减半就减半。刘兄,万万记得此事宜早不宜迟。”赵远龙每月花几两银子在买鸦片烟上,都快倾家荡产光屁股腚了。

“那就一言为定。”刘二代一口答应。

有钱人手里掌握的资源毕竟要多很多。也许这一次死马当活马医,瞎猫碰到死耗子呢!只要解决问题,什么都能商量。都耽误赵远龙想女人了,越发没有底线。

刘二代想起什么问赵远龙:“你们乌程那个汪家,哪家高门大户?”

赵远龙笑笑:“大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