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仪退下后,营帐内一时陷入沉默。
诸葛亮眉头紧锁,久久没有言语。
刘禅微微一笑,轻声问道:“相父,为何不语?可是在思索什么要事?”
诸葛亮这才回过神来,叹了口气,对着刘禅拱手道:“陛下,老臣在识人用人方面和陛下差太远了,臣惭愧。”
“臣本以为杨仪虽有些自负,但能力尚可,可堪大用,却没想到……”
“唉……陛下方才对杨仪的一番敲打,让臣实在佩服。”
刘禅摆了摆手道:“哎,相父,多大点事,相父平日操劳军政事务,又刚打完南郡之战,对于麾下僚属,难免有疏忽之处……无须自责。”
……
接着,刘禅与诸葛亮简单讨论一番南阳敌我态势后,诸葛亮起身又要去巡视军营。
临走前,诸葛亮又道:“对了,陛下,还有一件事。”
“臣昨日听闻军中有传言,说陛下先前明明答应了李苟安,饶他不死,最后又将其斩杀,陛下乃明君圣主,往后还需注意言行,毕竟,君无戏言……”
闻言,刘禅一拍桌案道:“哪个狗日的在背后乱嚼舌根?朕明明是让李苟安回答朕几个问题,若都回答对了,朕才愿意饶他不死……”
诸葛亮微微皱眉道:“可那李苟安不是将李严等益州一干人尽皆道出,陛下为何还要将他斩杀?”
“那只是朕问的他第一个问题……”刘禅撇嘴。
诸葛亮疑惑:“敢问陛下还问了他什么?”
刘禅端起杯子喝了口水,而后严肃道:“朕还问他,这天上的星星,究竟有几颗?他自己答不上来,那便怪不得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