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曹叡的三个条件

“不过……这个谥号倒是不错,并非恶谥,孤百年以后,或许用得着。”

说完,曹叡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这世上可没有这么便宜的买卖。”

“孤的第二个条件便是:南阳郡不能立刻交给你,至少需要两年以后,孤要在南阳与豫州的交界处,重修‘方城夏道’,并且,方城夏道修成以后,要由我大魏遣兵驻防。”

“你若是觉得两年太久,孤可先把襄阳郡交给你,然后命司马懿率南阳之兵,退守至宛城、新野一线,南阳其余县城,你可自取之,待方城修好以后,孤再将宛、新二城交给你。”

刘禅微微思索,方城夏道……

所谓夏道,乃是南阳地区进入中原地区的道路,位于伏牛山脉和桐柏山脉两山之间,此间有许多断断续续的丘陵相连,中间形成数条宽阔的道路,并无严密的对接,无法建立关隘。

而数百年前的楚国,在夺取南阳盆地以后,楚国发现这些夏道的路口较多,断口较大,并不利于防守。

于是,楚人便在此修筑长城,将一整片丘陵土山连接起来,以便于防守中原诸国的入侵,而楚人所修筑的长城,也被称为“方城”。

方城夏道,因此而得名。

但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至今,方城夏道便失去其作用,反而阻碍了中原地区和荆州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故而,秦汉历代帝王皆没有对此地长城进行修缮和维护。

到如今,方城已然破败不堪,失去往昔防御的效用,只剩下些断壁残垣在荒草间沉默。

曹叡愿意让出整个南阳郡,但提出的条件是要给他时间,重修方城夏道,给魏国的中原地区,修建一道防备汉军东进的屏障。

此事听起来,倒也合情合理。

……

少顷,刘禅抬眸,目光锁住曹叡,神色平静道:“还有第三吗?你一次性说完吧……”

曹叡听闻,脸上浮起一抹笑意,靠向椅背,手指轻轻叩着扶手:“这第三嘛……倒不是什么大事……”

“说说看。”

“五年。”曹叡将手掌撑开道:“你我两国停战五年,这五年间,两国互不攻伐,五年以后,你若欲起兵戈,孤自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