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看来,待陈群他们迁往邺城后,确实需要一位善掌兵事者总督洛阳。”
司马懿抬眸,问道:“陛下是想让黄权都督洛阳?”
曹叡一笑,摇头说道:“黄权的所作所为虽让朕对他有所改观,但还没到能让他都督洛阳的程度。”
“陛下心中觉得谁可都督洛阳?”司马懿问道。
“你觉得河南尹司马芝如何?此人也是你的族兄。”
司马懿不假思索:“陛下三思,司马芝此人治理政务尚可,但绝无统兵防务之能。”
曹叡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倒是公正。”
“那依你之见,谁能够都督洛阳?”
司马懿低头,沉思片刻,随后抬起头,说道:“陛下,臣以为,领军将军夏侯献可都督洛阳。”
“嗯?夏侯献么……他倒是有几分才能,都督洛阳也说得过去,只是他那父亲夏侯楙……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
“想当初,我大魏丢失关中,皆因夏侯楙之过,若非先帝顾念二位夏侯老将军以及清河公主的情面,恐怕早取了他的性命,而不会只是将他的官职罢免。”
司马懿向前一步:“臣以为,夏侯楙是夏侯楙,夏侯献是夏侯献,二人不可一概而论,献之才能,超其父十倍有余。”
曹叡微微颔首,眼神思索,权衡利弊。良久,他停下脚步:“既如此,就让夏侯献总督洛阳吧。”
说罢,转头看向一旁的曹肇:“曹肇,替朕拟旨,命夏侯献为洛阳都督,总督洛阳一线兵事。”
“遵旨。”
曹叡皱了皱眉,又补充道:
“命朱铄、黄权二人为洛阳副都督,朱铄负责西边“函谷关”防务,黄权负责南边“伊阙关”防务,命镇南将军黄权带本部兵马,即刻前往伊阙关镇守。”
说完,曹叡又看向司马懿,笑道:“黄权此次做的不错,有功有能者不用,孤担心诸臣寒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司马懿面色平静:“陛下英明。”
“伊阙关”在洛阳南部,南阳的东北部,此关的名气虽不如东西两侧的“函谷关”与“虎牢关”,但却是南阳地区进入洛阳最近一条路上的关隘。
曾经战神白起的成名战役“伊阙之战”,以及“大禹劈伊阙”“鲤鱼跃龙门”的故事,皆发生在此处。
但若想从南阳地区走伊阙关隘抵达洛阳,则必须要拿下宛城,控制整个南阳地区,方能从此处进军。
曹叡此举,看似重用了黄权,实际并没有重用,因为他已下令将宛城打造得固若金汤,十万大军一同驻守。
宛城不破,伊阙关便无直接威胁,黄权在伊阙关更多只是个摆设。
在曹叡眼中,汉军有可能突破他亲自坐镇,又有十万精锐驻守的宛城防线么?
很明显,绝无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