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听戏

饮食男女 武文弄沫 5858 字 13天前

今天都已经是周六了,该定下来的应该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关于董文学的位置安排,杨元松也一定是知道的了,提前问一问,不算是大问题。

杨元松也是这么个意思,定都定了,跟李学武他们说了又何妨。

所以当他的话说完,众人“傻”笑着,董文学却是微微一眯眼,看了杨书记一眼后便同李怀德对视了起来。

两人眼中都看出了彼此的震惊,不是副厂长,而是副书记。

这是什么情况?

轧钢厂不缺副书记,缺副厂长啊!

按照李怀德和谷维洁在会议上推举的,董文学是要随炼钢厂升半级而进半级的。

这也是考虑到炼钢厂日益增长的规模和生产力,同时也是按照上面的要求进行安排的。

董文学本身就是书记兼厂长,所以才有了随炼钢厂升级而升级的情况。

那就应该是董文学以主管副厂长的身份兼管炼钢厂,并且实现一年内不再兼任保卫处处长职务,三年内不再兼任炼钢厂厂长职务的目标。

按照先前的计划,厂领导也是跟董文学谈过话的,要他塌下心来好好在炼钢厂耕耘。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两个任期内董文学是不要想着调回来了,他的主要工作目标依旧是炼钢厂。

这也是考虑到炼钢厂的管理体系是重新塑造的,也是轧钢厂空降干部适应并且完成炼钢厂发展转型的时间。

三年后董文学是应该以主管副厂长身份兼管炼钢厂书记工作的,掌握大方向,培养接班人,为他转回轧钢厂做准备。

而六年后,他应该就能以这个成绩直接接任常委副厂长,甚至是常务副厂长了。

但现在变化来了,不是计划中的副厂长,而是副书记,整个计划全都变了。

如果董文学这次的任职是副书记,那就应该是以个人角度任职谠委,又以谠委干部的身份监管炼钢厂。

注意,是监管,不是兼管,这里面的区别很大,所属意义不一样。

而后炼钢厂的变化何去何从就说不定了,也许是按部就班,也许就是突然翻转。

董文学在炼钢厂的身份和地位都会因为这一次的调整而发生改变,炼钢厂的干部对他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这无疑是会给他在炼钢厂的工作增添了一份变数。

做的好了,早日实现目标,他有可能就提前完成监管,回到轧钢厂继续任职谠委干部。

可到时候他是务实还是务虚呢?

看杨元松的样子,不像是在给自己找接班人啊,谷维洁和董文学的年龄相差太小了,不太可能的。

早前一会儿李学武就在想杨凤山到底要干啥,现在又轮到杨元松了,他想干啥?

杨元松想干啥张国祁不想了解,他现在想了解的是,王敬章想干啥!

李学武和书记的话说完,他算是明白了,敢情还真是王敬章在坏自己的事啊。

为啥工作组要推他进厂班子当副书记,还不是踩了自己上的位!

干!

他就说这孙子没安好心,没憋好屁,要不是好兄弟李学武提醒,他都没想到是这孙子搞的鬼。

谁怪他糊涂了呢,看着王敬章当时疲于应付举报信的内容,和各个领导的约谈,就以为不是他干的呢。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孙子玩了一手好牌啊,欲盖弥彰啊!

再看这些天服务处的折腾和闹腾,他也知道了,王敬章这小子估计就是怕他当时报复,跟他演呢!

艹!

张国祁咬了咬牙,恨不得现在就去劈了丫的,出了这口恶气。

可想想王敬章现在的势力,他知道自己去了,无疑是以卵击石,反倒要遭对方的清算。

所以他得等,等个机会好翻身,再去收拾丫的。

机会来的相当快,而给他这个机会的不是他的好领导李怀德,而是他的好兄弟李学武。

晚上的宴席并不拖沓,众人在茶厅这边笑谈了一阵,便见张松英带着服务员来这边将桌椅归置了,腾出位置来摆了两个大圆桌。

实在是今晚在这边吃饭的人有些多,光是炼钢厂的就有四位,包间摆不下,便在茶厅这边摆了。

服务员手脚麻利,餐桌很快摆好,餐具随之而来,而餐具摆好了,头两道凉菜也上了桌。

张松英带着傅林芳给各位领导倒酒,同时也将傅林芳介绍给还没认识的几位领导。

炼钢厂的干部是不认识的,倒也笑着点头应了。

傅林芳只是招待所的副科长,可这副科长随着张松英说出她大学生的身份后又变的不一样了起来。

这样的干部屁股底下都坐着火箭呢,可轻视不得。

傅林芳也是很感激张松英帮她介绍领导认识,她要在轧钢厂干工作,就得认识这些人。

她在这边干了这么一个月,倒是觉得招待所比厂办认识领导还要方便的多,且也好相处的多。

简单的说笑几句不算什么,但是她能知道来人的人是谁了,而这人也多半能记住她了,这就是收获。

八个人一桌,一共十六个人,两位主要领导坐一桌,其他人根据自己的身份选择了位置。

这两桌就在一起,互相敬酒也方便,倒是不显得有什么。

李学武因为董文学在,所以选择坐在了第二桌,并没有往第一桌去挤。

这个季节蔬菜都下来了,又因为有着山上的养殖场,这招待所的肉食是不缺的,就是菜价高一些罢了。

大食堂那边的伙食依旧是缺肉,这是自然的,一万多人的伙食,能有菜味儿就不错了。

今晚的宴席虽然说是由徐斯年请客,实际上李学武也没让他破费。

自己老师的接风宴,怎么可能让徐斯年花钱呢。

因为有杨书记在,众人都很矜持,酒杯端的不算是很勤,直到接风宴结束,也没有人醉倒。

众人又在一起说了会儿话,便各自散去了。

今天就是周六了,他们依旧是忙,明天周日依旧不得闲。

今晚有聚会,明天估计一整天都有,怕不是在会议前有好多问题需要沟通呢。

今晚没谁是奔着酒菜来的,全都是奔着董文学和两位主要领导。

这会儿该说的都说了,该客气的也都客气了,由着李学武带着张松英送了,一个个的全都在门口上了车走人。

杨书记是最先走的,李怀德没走,董文学也没走,因为一会儿还有事情要谈。 海棠趣书屋

李学武送走了最后一位,再回大厅的时候,却是见着张国祁也没走。

他这是惦记着呢,餐桌上李学武主动说起了居民区项目的问题,说了说现在的进度,以及那边的工作进程。

众人有明白啥意思的,也都点头附和了,没明白的也都装着明白,等出了门再去问明白了。

其实不算太复杂,李学武昨天干啥去了,也是有不少人能猜到的。

再加上李学武跟谷副书记的关系,众人也都能猜到这是李学武在给众人打预防针,帮助谷副书记消弭这件事的影响呢。

既然李学武都说了,今天谷副书记也正常来上班了,他们便知道没啥事了。

没啥事的领导还有啥可说的,说了反而要得罪人。

不过李学武在说起居民区项目的时候还提了贸易项目的事。

不是具体的,而是跟居民区项目相关的问题。

当初李怀德在申请贸易项目的时候主动说了,贸易项目赚的钱是要支援居民区项目的。

而现在随着贸易项目运作的展开,厂里是真能看到这种贸易的前景和实现建设资金补充的目标了。

那么问题来了,两个项目之间的关联管理由谁来做?

现在两个项目都是没有具体管理人员呢,也就是说,项目管理处的主任和副主任都没人呢。

能定下来的是,两个项目都是由分管领导兼职管理处主任。

那么副主任呢?

这个问题李学武并不是直接问出来的,但在场的众人都是听明白了的。 联盟书库

这一次年中会议会出现三个项目管理处副主任的位置。

居民区项目、贸易项目、联合企业项目。

这三个项目都是已经走上正轨的,并且已经开始实现运营的非常规项目。

跟轧钢厂承接上级下达的任务不同,这三个项目是自管自筹的,是由轧钢厂自己定夺和管理的。

更是因为体量大,范围广,所以主管领导负责制可以,但还是要安排一个主要负责人才是必要的。

众人都听明白了李学武的意思,张国祁也听明白了,所以他没走,想在这等一等消息。

李学武见到他站在大厅里犹豫着等着自己,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走过他身边的时候拍了拍他的胳膊,示意他跟着自己走。

当走到楼梯口的时候,李学武又对着张松英点了点。

张松英很明确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两人之间已经有了这种默契,不用李学武具体交代什么,根据现实场景,她知道李学武要自己做什么。

所以当李学武带着张国祁上楼后,张松英也是去厨房准备去要了水果,又要了茶。

张国祁一路忐忑地跟着李学武往楼上走,这会儿他因为患得患失已经没有了往日里处长的风度了。

说是战战兢兢有些过了,但惴惴不安是真的。

一路上李学武没跟他说话,更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他在门口大厅等着,并不是想上楼去见李副厂长,因为他还没做好心理准备面对领导。

张国祁很清楚现在自己的位置和情况,领导要用他就用他,不用他,他啥也不是。

跟以前在后勤管理处的时候可不一样了,那时候他是中层干部,副厂长也是要注意他的意见的。

可现在他要依仗人家的,别看他是因为啥下来的,跟那个没关系,除非他不想在轧钢厂混了。

下来的时候李副厂长不是没说过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到时候有机会了再安排。

可这一段时间是多久?

什么时候有机会?

领导都这么说了,他哪里敢追着领导去问,问烦了,啥都没有了。

啥叫患得患失啊,他现在这种状态就是。

这也是领导的一贯伎俩,某天真的安排了他,等待已久,煎熬已久的他还不是感恩戴德?

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在局中,能有这份平常心的又有几人?

有了这份平常心的,恐怕也到不了这个位置。

看见李学武进大厅的时候他也是忐忑的,怕李学武给他难堪,或者说出送他离开的话。

可李学武没有,而是拍了拍他的胳膊,示意他跟着一起走。

真是好兄弟啊!

上楼干什么?

楼上有什么?

他知道,刚才他是见着董文学陪着李副厂长上楼了的。

李学武没走,并且主动送了这些人离开,那就是也要上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