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武靠在座椅上,看着前面进城的道路车流渐多,心里是很欣喜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的。
社会趋于稳定,形势趋于稳定,人心思定,抓变革抓生产就是一种对稳定的诉求和肯定嘛。
“您看看,无论是文宣队,还是广播站,我帮忙可没说要人情啊——”
李学武笑着摊开手,对卜清芳提到:“这是事实吧?”
“这就算上账了?”
卜清芳笑着看了他,问道:“说吧,多大的诉求啊,千万别吓我啊,我心眼可小。”
“您这不是门缝里看人了嘛——”
李学武叠起右腿,正经地讲道:“文宣队进行了扩编和变革,目前还要进行二次发展。”
“在满足红星厂内部文艺宣传需要的同时,又能满足联合工业兄弟单位的工艺宣传工作。”
他在摊开的手掌上点了点,继续说道:“现在按照李主任的指示,继续扩大影响力,走出去,把红星厂的先进文化和经验宣传出去,这不是很好嘛。”
“再说广播站,在经过改组和变革以后,节目越来越新颖,越来越贴近厂职工的心声,越来越能代表群众。”
李学武看向卜清芳说道:“广播站的变革工作和责任宣传工作做的很好啊,是得到了厂领导一致夸奖的。”
“那么下一步呢,作为宣传部门重要分支机构组成,厂报是不是也应该谋求变革和发展呢?”
“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
卜清芳比李学武大了不止十岁,对他在工作上表现的足够尊重,但在私下里很松弛和随和。
她一巴掌拍在了李学武的大腿上,认真地看着他说道:“领导是有意对厂报进行变革和升级的吧?”
“上次开会我们还讨论来着,作为厂组织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和喉舌,厂报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这个议题太大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对。”
李学武被她明目张胆地摸了大腿,知道她是故意在揩油,可三十多岁的妇女,他惹不起。
“就目前市面上销售和推广成绩较好的几种报刊和杂志看,结合文宣队和广播站的变革经验,我的意见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
“哈,说我夸张弄虚,你这四个字的意见也太精练了些。”
卜清芳就是跟他开个玩笑,哪里会动真格的,不过年轻人的身体就是好啊!
“快给我指点指点吧,我这可都等不及了。”
“指点不敢当,咱们都是同志,有什么话我就直说了。”
李学武笑着回怼了她一句,让她自重,少特么来沾自己便宜。
当然了,这都是玩笑话,两人虽然没有特别亲近的私人关系,但工作关系还是很默契的。
其实很多人都有把工作和生活分割开的习惯,工作上保持友善的默契就足够了,没必要处成亲戚那样。
越是走的高了,越是这样,厂里的处级干部,很少有天天聚在一起喝酒的,影响很不好。
尤其是在提拔任用的时候,组织部门会重点考察当事人的人际关系。
有这种明显勾连交际的,是会影响前途的。
最合适的就是李学武和卜清芳这样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类型,不信你细品。
“首先是内部变革,这是一定要变的,且速度要快。”
李学武讲正经的了,卜清芳都把笔记本打开做记录了,这就是态度和默契。
再怎么闹,李学武所在的位置和手中的权利,也是她的领导。
不然今天出来,为啥是李学武带队啊。
“政事、新闻、学习等等要独立版面,生活、服务、后勤等工作要独立版面、文化、娱乐、建设要独立版面,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李学武一边说着一边给她做着解释,讲得很明白。
按照他的要求,厂报要独立出杂志刊,要出综合报纸刊物,要把视野放宽,放大,更要放低。
宽是面宽,要看到更多的工业发展,大是格局,要关注联合单位和三产工业的发展,以及世界贸易格局的发展。
低是心态,报道要有引领性作用,也要有指导性作用,还要反应群众的实际思想和问题。
在报纸端无法说清楚,说详细的内容,要在杂志上讲明白,说清楚,说通透。
做刊物是给大众看的,机关干部要看得懂不算好,厂职工和家属都能看得懂,也爱看才是好。
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对外变革。
对外变革有两层,一层是厂区内,一层是厂区外。
厂区内李学武以前就讲过了,厂报也在做,就是跟文宣队和广播站的合作。
但这一次李学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那就是把三个单位逐渐捏合在一起。
“攥起来的拳头才有劲。”
李学武对着卜清芳示意了一下自己的拳头,给她讲道:“厂报、广播站和文宣队,乃至是咱们正要做的对外演出服务工作,都是宣传范围重点工作。”
“你们是要从思想的高度重视起来的,是要把红星厂这个品牌打出去的,没有团结,没有向心力怎么打?”
他点着手掌,讲道:“你应该已经解读过厂管委办发布的集团化组织结构初步意见和内容。”
“在未来集团化过程中,是要以这三支队伍为主要根基,组建厂文艺出版社的。”
文艺、演出、广播、电影、报社是红星厂未来的重要文化和宣传组成部分。
厂宣传处提级集团宣传部,下属就没有科级分支机构了,只有厂级直属分支机构,也就是分厂宣传处。
现在的二级分支机构必须联合组建处级出版社,未来才能再进步再提级。
卜清芳也了解了这一点,所以李学武一说,她手上的记录更仔细了,脸上再无玩笑的表情。
在对外合作和扩张的表述中,李学武强调,红星厂传媒必须更加的高效和稳定,必须更积极拓展影响力。
这一次兼并十六家京城企业,一家奉城企业,就是厂宣传处做工作最好机遇。
要把文艺出版社的架子搭起来,厂报是比文宣队和广播站更有穿透力的传媒载体。
所以,兼并十七家宣传力量的同时,也要扩张红星厂厂报的宣传力量。 98电子书屋
要加强奉城一机厂、钢城工业、津门贸易等重点分支机构的宣传处建设工作。
更要把厂报统一起来,独立起来,以建设分社的形式掌握在红星厂宣传处的手里。
在未来晋级和集团化的过程中,出版社的成立,是对宣传口径统一的最有力手段。
不然红星厂厂报一个意见,奉城一机厂厂报一个意见,这不成大笑话了嘛。
对分厂的管理和领导,随着厂晋级和集团化的过程中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收紧权限。
像是分厂一级的领导,在没有得到红星厂管委会的授权,他们是不允许发表意见和态度的。
对内对外都一样,如何管理意见和态度,厂报是关键。
“对内要打好基础,做好建设,对外要持续扩张,直到把联合单位的宣传工作都拿下。”
——
李学武的态度和意见是很有侵略性的,他毫不掩饰地点出了红星厂的宣传工作在未来是要有大用的。
提点卜清芳,上战场前要把枪杆子准备好,别光着屁股就冲上去了。
卜清芳听了他的话,心里也是沉甸甸的,一喜一忧。
喜从何来,忧又从何来?
李学武是谁,厂晋级和集团化的主要推手,是李怀德最为器重也是重点培养的接班人。
他现在正逐渐接管全厂的业务协调和组织工作,这是厂管委办主任的工作,他说的话卜清芳能不重视?
很大程度上,李学武的话就代表了管委会的意见和工作方向。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李学武点了她,把厂管委会对宣传工作的布置和方向讲清楚了,这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她作为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基本上不用担心厂里晋级和集团化过程中,岗位会被调整了。
最次,在集团化的时候,也是企业宣传部的副职,主管出版社业务。
这当然是喜事,多少处级干部没头苍蝇似的乱转,变着法的找事情做,要立功表现。
为的不就是在晋级和集团化的过程中跟上厂里的进步步伐嘛。
现在李学武给了她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只需要铆劲往前冲就是了。
忧的又是什么呢?
听话听音啊,李学武是在跟她聊家常吗?
红星厂在未来三年有两个机遇,一个是晋级,一个是集团化。
李学武已经把她未来进步的关键说清楚了,也就是厂里对宣传工作的要求。
只要完成了对文艺出版社架构的搭建,对厂报以及其他宣传部门的变革,她就能凭借此功劳随厂晋级。
再完成出版社的整体搭建和完善工作的同时,把红星厂的影响力打出去,她就有机会成为企业宣传部的负责人。
这个机会有多大,完全取决于宣传处这些单位在她的手上为红星厂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力。
向外界宣传红星厂的文化和先进经验,带来了更多的潜在价值和商业价值,那么她就能担任副职。
如果能把联合单位的宣传工作拿下,那她一定能成为正职一把。
对外宣传是那么容易的吗?把其他单位的宣传工作拿下来是那么简单的吗?
别说正职了,就是副职也不容易拿到手啊,这主意绝对是特么李学武想出来的。
全厂最能搞激励和调动积极性的人就是李学武了,老画家了,最绝的就是画大饼。
当然了,卜清芳听完以后只有答应的份,否则她连竞争和努力的机会都没有了。
李学武也讲了他对卜清芳的支持,不仅仅是工作上的。
同市里文化和房产部门联系,收购停摆的大剧院就是对卜清芳最有利的支持。
持续开展文艺表演,以曲目等多种艺术形式宣传红星厂的文化和经验,是扩大影响力的绝佳手段。
这个是有了,那对其他工厂宣传阵地的占领呢?
李学武也讲到了,山不来就你,你就大大方方地去就山嘛。
以联合单位的名义,同兄弟工厂的报社和广播站展开合作,通过业务能力、设备水平、发展思路兼并和同化对方。
搞报纸也好,搞文宣队也罢,都是要花钱的,还是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投资。
而且这个时候搞宣传是有风险的,对思想和政策的解读,以及对工作的宣传都是要谨慎的。
如果在接触和合作过后,红星厂愿意帮助他们搞宣传,反正报纸也会报道他们的企业,文宣队也会来厂表演,剧院和电影院向他们的职工开放。
在三产福利供应的合作基础上,宣传工作在三年内还打不通这些宣传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