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寻亲团队深知寻找失联多年且经历火灾变故的人难度极大,但他们依旧充满决心。团队先来到当年发生火灾的街区,这里已经焕然一新,曾经的痕迹大多被岁月抹去。他们与当地的街道办事处取得联系,希望从历史档案中找到一些线索。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说:“当年火灾后,很多资料都受损了,我们只能尽力找找看。”经过几天的查找,终于在一些残缺不全的记录中发现,火灾后有一批受灾群众被临时安置到了城郊的一个安置点。

寻亲团队立刻前往城郊的安置点,如今这里早已没有了当年安置的模样,变成了一个工业园区。寻亲团队四处打听,询问了许多在园区工作的人。一位在园区门口卖小吃的大爷说:“我记得以前是有这么个安置点,当时有个老头,确实爱穿蓝色中山装,喜欢跟人聊抗战故事,后来好像去了养老院。但具体哪个养老院,我不太清楚。”

寻亲团队没有气馁,他们开始排查周边所有的养老院。在走访了十几家养老院后,终于在一家名为“夕阳红”的养老院里找到了李爷爷。

小主,

赵宇走进养老院的房间,看到坐在轮椅上的李爷爷,泪水夺眶而出:“李爷爷,我是赵宇啊,您还记得我吗?”

李爷爷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小宇?哎呀,都长这么大了,爷爷当然记得你。”

赵宇走上前,握住李爷爷的手:“爷爷,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您,那场火灾后,我好担心您。”李爷爷拍了拍赵宇的手:“好孩子,爷爷也想你啊。”

随着这两个寻亲故事在节目中的播出,社会上对寻亲公益事业的关注度再次达到高潮。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各种寻亲互助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寻亲者收集线索、四处打听。一些科技公司也进一步加大了技术投入,开发出功能更强大的寻亲 APP,不仅能够实现更精准的人脸识别和信息匹配,还增加了语音识别和智能线索分析等功能。

在众多新的求助信息中,有一位名叫何悦的女士引起了节目组的注意。何悦要寻找的是她从未谋面的姨妈。何悦的母亲在临终前告诉她,姨妈年轻时去了国外追求艺术梦想,走之前留下了一幅自己画的画,画的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欧式小镇,小镇的中心有一座钟楼,钟楼的顶上有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母亲还说姨妈很喜欢收集各种精美的邮票。

节目组寻亲团队邀请了艺术领域的专家对这幅画进行分析。专家经过仔细研究后说:“从绘画风格和建筑特征来看,这座小镇很可能位于欧洲的某个国家。而且这种绘画技法在欧洲的一个艺术流派中较为常见,这个流派在某个特定时期活跃于意大利的一些小镇。”

寻亲团队根据专家的建议,联系了国内的一些国际艺术交流机构,希望他们帮忙寻找与画中相似的小镇。同时,通过互联网向全球的艺术爱好者和相关论坛发布寻亲信息,详细描述姨妈的特征以及画的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一位在意大利留学的中国学生看到了寻亲信息。他给节目组发来邮件说,他所在的小镇和画中的场景很相似,而且小镇上有一位华人女士,经常去当地的邮局收集邮票,很符合何悦姨妈的特征。

寻亲团队立刻与这位学生取得联系,并在他的帮助下,找到了这位华人女士。当何悦与姨妈通过视频通话见面时,姨妈眼中满是惊讶与感动:“孩子,没想到还能再和你联系上,你长得真像你妈妈。”何悦也激动地说:“姨妈,妈妈临终前让我一定要找到您,我终于做到了。”